首页 理论教育 律动和舞蹈的动作节奏训练-第三节

律动和舞蹈的动作节奏训练-第三节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音乐与节奏练习的身体动作设计含有相当的技术技巧,如果不是奥尔夫特有的教学步骤设计,学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律动和舞蹈的动作节奏训练-第三节

【热身活动】

Ⅰ.韵律游戏《走与跑》

目标:运用走、跑交替的动作,进行反应敏捷性的训练,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大鼓一面。

指导:

有三种玩法,逐一尝试、练习。1.基本玩法是:学生先围一圆圈,向同一方向运动,听老师敲奏的拍的鼓点节奏声(如|× × ××|代表走,代表跑),立即做出走或跑的动作,当听到节奏转换的信号时,身体立即向后转并随鼓声节奏做出走或跑的动作。

2.第二种玩法基本同1,但要听指令加入拍手动作,如手脚同一节奏,或手脚交替节奏。而队形可由圆圈变成自由走动,要求每人寻找合适空间,尽量不互相碰撞。

3.第三种玩法基本同1,但将学生分成几组,由头、尾两人轮换带队,既要即兴加入动物走和跑的模仿动作,又要听指令走出各种队形变换,如长蛇阵、螺旋线、S型线路等,同样要求领头人寻找合适空间,避免相互碰撞。

小结:这个游戏运用走、跑交替的动作,来进行四分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通过听信号变换动作,听指令变换队形来进行反应敏捷性的训练,在提高身体动作协调性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知觉能力。

Ⅱ.韵律游戏《在农场

在农场里(www.xing528.com)

目标:运用走路和拍手相互转化的动作,进行节奏和节拍的反应训练,增强节奏感,提高身体动作反应的敏捷性及协调性。

准备: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指导:

1.教师用手拍出歌曲旋律节奏两遍,让学生猜歌名。

2.请学生模仿教师拍手,边哼唱旋律边拍手一遍。

3.学生继续以上的拍手和哼唱,并加入跺脚的节拍。

4.将手的动作及节奏转化为走路的动作及节奏,在教室里四散地边走边唱。

5.学生继续以上的走路和哼唱,并加入拍手的节拍(难度较大,可反复练习)。

小结:奥尔夫对教学步骤的设计非常重视,曾经提出“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步骤的设计是教学法的关键之一”的看法,他认为“如何将学生们引导入学习的状态是教学法中的精髓”。这个游戏从目标的设定和指导的过程来看,似乎简单、平常,但只要你稍加思量,还是有值得回味的地方:如学生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自然地实现由观察到模仿,由边拍手、边哼唱到又拍、又唱、又跺脚,最后发展到难度较大的手打节拍,嘴哼曲子,脚踩节奏的协同练习……这种音乐与节奏练习的身体动作设计含有相当的技术技巧,如果不是奥尔夫特有的教学步骤设计,学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动作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