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实质:有与无的相互转化及产生与灭亡的内在统一

发展实质:有与无的相互转化及产生与灭亡的内在统一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是本质的变化。“产生”和“灭亡”是揭示发展概念具体内容的两个本质环节。当时这种无不是空无所有,它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有”。因此,发展是有与无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也是产生和灭亡的内在统一。黑格尔认为,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单纯是缓慢的进化,而且是一物向他物的转化,是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发展实质:有与无的相互转化及产生与灭亡的内在统一

发展是本质的变化。本质的变化以为这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产生”和“灭亡”是揭示发展概念具体内容的两个本质环节。有了产生和灭亡才会有发展;只要有发展,就一定发生了产生和灭亡。所谓灭亡,就是某种特定的存在向特定的非存在的运动。在运动的终点上,旧事物消失了,变成了“无”。但是“无”并不是空无一切,而只是无旧事物。这个“无”实质上就是新的“有”,即新事物的存在。所谓产生,就是某种特定的非存在向某种特定的存在的运动。在运动的起点上,没有新事物。这种意义上,它是无。当时这种无不是空无所有,它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有”。在它之中,就包含了产生新事物的根据,因而在运动的终点上才会出现新事物的存在。

灭亡的本质上是从有向无的运动;产生在本质上是从无向有的运动。这是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但是,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而仅仅是统一过程中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旧事物的“有”向“无”的运动,同时也就是新事物的“无”向“有”的运动。因此,发展是有与无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也是产生和灭亡的内在统一。

对发展的本质的认识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在解释变化时遵循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即“无终不能生有,有也不能变无”。他们认为,在一切变化的事物的背后应该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变化就是发生在这个不变的东西上。这个不变的东西他们称之为“实体”。在用实体解释变化时,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基本上采取了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条途径是把变化归结为实体形态或结构的变化。另一条途径是把变化归结为实体本身种类或性质的不同。古代哲学的特点在于从直观上看到了事物性质上的千差万别,也看到了一性质向他性质的转化。但是实质性变化和非实质性变化、量变和质变还没有明确区分开来。古代哲学的这种动摇不定的状态到了近代被固定下来,量变和质变完全被分离开来、对立起来了。近代哲学以分析方法为主,对事物进行分解研究,这是对直观的否定,是认识的深化。但是,在把事物分解为细小的部分,分解为它的构成成分和元素时,质的差别便消失了。所以长期以来,从16世纪到18世纪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人们所理解的变化主要是力学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近代哲学家在把整体还原为构成它的元素时,把质变也还原为量变。

量变和质变虽然都是发展的形式,然而在其分离的前提下却不能说明运动和发展。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就没有产生和消灭的问题,事物就会永远是它自身,根本没有什么发展而言。反过来,如果只有质变没有量变,那么质变就无法说明,发展就会变成某种神秘力量的一连串的创造活动。可见,要在思维中国正确把握运动和发展,就必须打破“非此即彼”的僵硬的思维方式,把质变和量变统一起来。这一步是由黑格尔达到的。

黑格尔认为,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单纯是缓慢的进化,而且是一物向他物的转化,是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他所谓的变化就是“一物成为了他物”,也就是变为“与先前的存在有质的不同的他物”。在他看来,发展是一个本质的变化过程,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过程。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把量变和质变统一起来,从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去说明发展过程,这是他的重大贡献之一。他指出,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不同的质是以不同的量为前提的,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所谓发展就是从量转化为质和从质转化为量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质变量变的观点是直接来自黑格尔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发展学说是最全面、最深刻、最富有内容的,而其他一切关于发展进化原理的说明都是片面的、贫乏的、残缺不全的。他们在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的同时,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基础和神秘主义色彩,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www.xing528.com)

列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尖锐地对立起来。他说:“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心动的产生的钥匙”。[2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不仅承认量变,也承认质变,不仅承认渐进,也承认飞跃,不仅承认重复,也承认前进……它从对立统一观点出发,把量变和质变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是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因而发展的实质内容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新代替旧的过程。

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是一个外在的时间上的相继性的统一,而且是一个内在的统一,即这不仅是说,事物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还是说,不间断性和间断性是内在的互相包含的、互相渗透的。表面看来,连续性和间断性是完全对立的,实际上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间断性。表面看来,间断性和连续性相对立,间断性割断了连续性,但实际上间断性概念却最充分地体现了连续性的作用和意义。正是因为有以往的连续性的积累,才实现了间断性,在间断性中保留着连续性的全部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间断性包含着连续性。

发展是变与不变、量变与质变、渐进与飞跃、连续与间断的统一,这个统一是理解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发展的困难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