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强烈感情的表达

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强烈感情的表达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句出现。这些句子里都包含里反复这种辞格。例如鲁迅的《孔乙己》:通过句子的间隔反复,烘托了掌柜的形象,渲染出孔乙己生存环境的冷酷。(三)反复的表达效果1.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通过句子的连续反复,强化了人民对总理深深的眷恋与怀念之情。通过词语“愁”的反复咏叹,强化了被迫分隔两地的情人的哀愁,使诗歌形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反复的分类连续反复:强烈感情的表达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连用“人焉廋哉”,凸显从这三个方面了解人,一个人就如同明镜中显现出来一样了。

(二)反复的分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句出现。例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是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停、停、停,不要说了”之类的话;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看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慨叹,甚至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悔恨与自责。这些句子里都包含里反复这种辞格。

(一)反复的定义

反复是为了强调语义重点,加强语气和感情,加深对方的印象,造成一种特别的情调,有意使同一词语、句子重复出现的修辞格。例如《论语·为政》: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通过词语的连续反复,强化了作者对蒋政府倒行逆施的讥讽之情。(www.xing528.com)

(2)间隔反复:它的反复之中,常常间隔着一些词句。例如鲁迅的《孔乙己》:

通过句子的间隔反复,烘托了掌柜的形象,渲染出孔乙己生存环境的冷酷。

(三)反复的表达效果

1.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通过句子的连续反复,强化了人民对总理深深的眷恋与怀念之情。

2.可以增添韵律美,加强节奏感。例如南北朝的《西洲曲》: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通过词语“愁”的反复咏叹,强化了被迫分隔两地的情人的哀愁,使诗歌形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