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摄影APP应用

手机摄影APP应用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机摄影的快速崛起,除了自身的快捷方便外,与手机内第三方APP应用的拓展分不开,APP应用使手机相机超越了摄影的功能,集拍照、后期处理、社交等功能于一体。而且,摄影APP每天都在推出新的应用,从基础应用到专业应用,应有尽有,见图10-17。五花八门的摄影APP可以让智能手机拍摄出很多有趣的照片。

手机摄影APP应用

手机摄影的快速崛起,除了自身的快捷方便外,与手机内第三方APP应用的拓展分不开,APP应用使手机相机超越了摄影的功能,集拍照、后期处理、社交等功能于一体。而且,摄影APP每天都在推出新的应用,从基础应用到专业应用,应有尽有,见图10-17。五花八门的摄影APP可以让智能手机拍摄出很多有趣的照片。囿于篇幅所限,本书不能对其一一讲解,我们先对现在的,如何采用使用好手机拍摄出有趣的照片呢?两方面:一是与传统摄影技巧相同,需要讲求角度、构图、用光等;二是智能手机的特有功能——摄影APP,这。在这里,我们不在讨论摄影APP,而是在手机拍摄技巧上,更贴近传统摄影技法方面来讲解手机摄影的小窍门。

图10-17

1.摄影APP的分类

摄影APP的种类很多,而且更新换代很快,有的能坚持几年,有的则昙花一现。但几乎每一个摄影APP都会有自己核心的功能,这个功能必须是独特的,否则,一推出就会被淹没在浩瀚如烟的APP海洋里。比如有的以社交为其主要功能,比如Instagram;有的以后期处理为主要功能,比如VSCO;有的以特效为主要功能,比如“足迹”……显然,要将五花八门的摄影APP做个详细的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每年网络上都会出现诸如“十大摄影APP”,“十六个最常用摄影APP”之类的排行榜,可供摄影爱好者参考使用。在此,我以使用的难易为标准,粗略的将现在流行的摄影APP做个简单划分,主要目的并非严格分门别类,而是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一下目前主要的摄影APP到底有哪些。

(1)入门篇

入门篇里将侧重于一些非常易用的应用,这些APP没有复杂的功能,简单易上手,结果也不会让摄影师感到失望。

A.水印相机:如果你想在照片上加上文字图标之类的,那么可以使用这款APP,这款应用里有很多的模板,可以轻易地制作出各种好看的版式。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手机摄影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记录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而水印相机带有的文字模板,可以轻易添加拍摄时的心情、时间、地点、天气

B.Instagram:这可能是最被人们熟悉的摄影APP,由于入行早,Instagram也是摄影APP行业的标杆之一。Instagram可能拥有当前最好的滤镜,也是后来摄影APP制作滤镜功能的参照标准之一。它的滤镜适应性非常强,任何相片经过Instagram滤镜处理后,看起来更有“味道”。当然,Instagram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社交,它把全世界各地摄影爱好者都聚集在一起,分享照片,分享摄影的乐趣。

(2)进阶篇:

如果不想让照片的后期处理始终停留在“傻瓜模式”,而是想做一些基础的摄影参数,比如“对比度”“亮度”“饱和度”等进行调整,可以参考一下的摄影APP,这些应用能帮助摄影师做出更专业的照片。

A.PS EXPRESS:Adobe公司在摄影师眼里就是“专业”的代名词,这款应用就是Adobe出品,可以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进行调整,并进行剪裁。遗憾的是,它只能对图像整体进行调整,并不能对局部进行调整,有些令人失望。

B.Snapseed:屡获殊荣Snapseed可能是iPhone摄影师使用最频繁的应用。尽管他具备了许多复杂的图像调节功能,但良好的交互设计让入门者都能够轻易用好它,比起前面介绍的应用,它不仅可以对图像的局部进行调节,还有多种“中心聚焦”(Centre focus)模式,更适合摄影师的是,他的黑白模式(Black&White)模式中增加了杂色功能。而杂色与模糊让他能处理出更有“胶片感觉”的图像。但需要注意的是,Snapseed的滤镜并不是十分好用,过度强调漏光效果,适用性较差。

C.Aviary:与一般的摄影APP相比,这款APP除了有滤镜功能外,还有文字、标题以及贴纸工具,因此,可以在照片上增加文字,来记录拍摄时的心情。而且像Snapseed一样,Aviary也具有非常优秀的交互界面。此外,Aviary还有两大功能会让女生更愿意选择它:一是清除污点,二是局部美白

(3)高级篇

高级篇里的APP除了滤镜及基本的摄影参数调整外,还要考虑到白平衡,色彩准确度、锐度等要素,这些参数要求对图像的调整有更苛刻。因此,在此阶段,通常需要了解色阶、通道、蒙版等更深的图像处理知识。

A.VSCOcam:这款应用目前特别流行,本书后面将重点介绍它的使用方法,虽然VSCO各方面修图能力和其他很多专业级的摄影APP差不多,但有一点却是很多同级别的应用力不能及的:图像存储速度非常快,平均拍摄速度至少达到iOS预装相机应用的四倍以上,适合抓拍。同时,VSCOcam也是一款被Appstore中编辑推荐的应用。

B.Magichour:这款应用更像iOS版本的Lightroom,此款APP提供了许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功能:“曲线工具”,拥有曲线工具后,调整照片“亮度调”与“对比度”,灵活度将大大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曲线工具本身作为微调的有利方式,在手机端却可能不能实现太细微的调整,毕竟触屏可能轻轻动一下,曲线就会变化很大。

C.Picsplay:在图像调节上,Picsplay拥有曲线工具、图像直方图、整体调节、RGB分通道调节等各种工具。在滤镜方面,它具备图像滤镜的擦除功能,这意味着摄影师可以对局部采用滤镜,用这样的滤镜可以轻松制造出《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衣小女孩的效果。为了更精确地擦除,Picsplay还提供了蒙版功能,以便对图像边缘的把握更到位。[1]

以上介绍的八款摄影APP虽然以入门、进阶、高级来划分,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下优劣之分,它们的功能都很强大,并且都是免费的,同时也都有不足之处,可以根据以上介绍,了解其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APP。另外,APP的发展永无止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专业的图像处理APP产生,让手机摄影从拍摄、后期处理到分享更加快捷方便。

2.VSCOcam的功能与使用

虽然摄影类APP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但是总有些基本功能是所有此类APP都具有的,因为它们涉及照片的后期处理以及滤镜的使用,这是摄影师使用APP最根本的原因。尽管把每个AP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都介绍一番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况且新的APP每天都在推出,而已有的APP还在不断的升级,但我还是想以一款此类APP为例,将其功能和使用简单介绍一下,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如何使用APP来进行照片的后期处理。

VSCOcam(以下简称VSCO,见图10-18)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摄影类APP,它是专门用来做照片的后期处理,界面简单,操作容易,但又很专业,是Appstore推荐的应用。在此,仅以它为例说明摄影类APP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其他摄影类APP可以以此类推。

图10-18

(1)VSCO的基本功能

VSCO也分苹果版和安卓版,两者略有差别,在此,仅以苹果版为例,因为苹果版的功能要比安卓版多些。打开VSCO的界面,可以看到图库(见图10-19左图),这个图库并非“手机相册”,它是用VSCO拍摄的照片的图库。随便点一张照片,便可以看到在图库上方有两个按钮,左边的“+”按钮是“导入”,可以将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导入VSCO的图库里进行编辑。右边的按钮是“商店”,在里面可以选购不同的滤镜效果,当然,VSCO本身也带有十几个免费滤镜。

图10-19 (见书后彩页)

图库下方一排按钮是VSCO的主要功能。左边第一个是“取消选择”按钮,因为要编辑图片,必须在图库里选择一张图片,如果选择错了,可以点击这个按钮取消选择。左边第二个按钮是编辑按钮,里面包含滤镜及所有的后期处理功能。在这个按钮里,还有二级菜单,二级菜单中的第一个按钮是滤镜(见图10-19中图)。点击哪个滤镜,照片就立即显示这个滤镜的效果。注意:所有的滤镜都有12个级别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可以调整滤镜的浓度,只需再按一次所选滤镜,滤镜浓度的调整滑块就会出现。往左滑动条块,级别越低,浓度越低;反之,往右滑动条块,级别越高,浓度越高,这是VSCO滤镜中最实用的功能。二级菜单中的第二个按钮是图片编辑按钮,在里面可以调整曝光、对比度、旋转、变形、剪裁、清晰度、锐度、饱和度、高光、阴影、色温、色调以及特殊效果比如暗角、颗粒、阴影色调、高光色调的处理(见图10-19右图)。二级菜单中的第三个按钮是还原按钮,可以将调整后的图片还原到最初状态。第四个按钮是查看使用的所有调整,以及可以将使用的每一步调整再另做调整,重新设置参数,甚至可以完全取消。(www.xing528.com)

回到第一级菜单中,第三个按钮是发布照片,如果已经在VSCO社区中注册过,那么可以将图片发布分享给其他摄影爱好者看,类似于Instagram的社交功能。第一级菜单中的最后一个按钮是分享、保存与删除(见图10-19左图),可以将修改好的照片分享到其他社交媒体诸如Twitter、Facebook等,或者将图片保存到手机相册,通过手机相册再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等。

(2)VSCO的使用

VSCO的使用包括拍摄和后期处理。当然也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相机软件进行拍摄,然后再导入VSCO做后期处理。不过,VSCO的拍摄功能也很好用。

A.利用VSCO进行拍摄

打开VSCO,在图库的下方有一个圆形的拍摄按钮,向上滑动便进入拍摄模式,用两个指头点击画面,出现两个圆圈,一个是对焦,一个是曝光补偿(见图10-20左),这也是VSCO很实用的功能之一,可以分别对画面的不同部分进行曝光和对焦的调整,而很多手机自带的相机软件是将这两个功能合并的。当然如果用一个手指点击VSCO的画面,也可以将这两个功能合并。在画面的下方中央,有一个大的圆形,那是快门,取好景后,点击它就可以拍摄。

图10-20 (见书后彩页)

此外,VSCO拍摄功能里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手动调整拍摄参数。在快门的左边有三个省略号的小点,点击它,便进入拍摄模式的参数设置,依次是水平线、闪光灯、白平衡、曝光、对焦、ISO、快门(见图10-20中)。快门右边有个“圆圈A”按钮,这是自动/手动设置以上参数的按钮(见图10-20右)。很多专业的摄影师喜欢自己手动设置参数,VSCO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这也是VSCO为很多专业摄影师追捧的原因。

B.照片后期处理的步骤

拍摄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照片的后期处理了。关于VSCO里后期处理的基本功能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此,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后期处理的步骤,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照片的步骤。我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步:定思路。选取照片(如果照片在手机相册中,需要先导入到VSCO的图库里),分析照片,主要看这张照片的缺点,以便对后期修改有个基本的想法。我选取的这张照片是一张旋转楼梯,由于是夜间拍的,光线比较昏暗,后期可能需要增加曝光和对比度。另外,这张照片的色彩也比较单调,饱和度较低,比较适合转成黑白照片。

第二步:选滤镜。对照片修改有了基本的思路后,就可以进行具体操作了。剪裁、调对比度、调曝光、滤镜效果这么多步骤,先做哪步呢?顺序不一样,结果是否也不一样呢?通常,我先选的滤镜,因为滤镜基本可以奠定一张照片的影像基调,影调定好了,再根据它来调整对比度、曝光等其他参数,如果先调整曝光、对比度等参数,再选滤镜,那么先前调整的曝光、对比度等未必适合这个滤镜效果,还得重新调整。这些参数调整的越多,对画质影响越大。

根据第一步思考的修改思路,这张照片的滤镜效果我选择了黑白效果。VSCO中的免费的黑白滤镜有三种(滤镜代号分别为B1、B5和X1),我选的是B1,因为B5的效果太暗,X1的效果太灰,这张照片本来就是在晚上拍的,光线不足,太黑和太灰都不合适(见图10-21左)。

图10-21 (见书后彩页)

第三步:剪裁。滤镜完成后,很多人喜欢接着进行画面对比度、亮度、曝光度的调整。我的建议是先剪裁,因为剪裁前后画面需要的曝光和对比度等参数是不一样的,有时照片经剪裁后,会变成另外一张照片,和原来的照片基本影调都不一样。

VSCO的剪裁功能中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画幅:16∶9、4∶3、1∶1……可以根据画面需要和个人的喜好来选择。由于我之前用过很长时间的120相机,特别钟情于1∶1的正方形画幅,这张照片我也选择了这种画幅。当然,剪裁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画面需要,然后才是自己的喜好。这张照片采用1∶1的画幅并不影响画面构成,所以可以采用这种画幅(见图10-21中)。

第四步:调曝光。这一步主要调整画面的曝光、对比度、亮度等参数,根据这张照片的具体情景(前期拍摄时,光线不足,导致曝光不足)以及第一步的基本思路,我把曝光调高,使画面变亮;把对比度调高,让画面“黑白对比”更明显一点。其他的参数我没有动(见图10-21右)。照片的后期处理,有个基本原则:最少原则。就是尽量少调整,因为调整越多,对画质影响越大。此外,每个参数的调整值也要遵循“最小原则”。参数值调到3能达到的效果,就不要调到4。除了同样是因为参数值调整越大,对画质影响也越大。更因为参数值调整越大,画面看起来越假。所以,照片后期处理遵循的基本原则还是:使照片看起来更真实。当然,特效照片例外。

经以上四步后,照片的后期基本就完成了。当然,具体步骤顺序可以根据照片需要和自己习惯灵活调整。在此,再强调一遍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真实原则。照片后期处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使照片看起来更真实。

第二:最少原则。尽量做较少的调整。

第三:最小原则。参数值也要尽量做到最小调整。

这一章简单地介绍了“手机摄影”,依然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次序。从技术层面讲,手机摄影只不过是拍摄的手段变了,摄影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依然和相机差不多,因此,可以参考之前的章节来学习。另外,手机摄影的一些方法,比如“拍什么”和“怎么拍”,数码相机也可以采用,因此两者没有绝对的分别。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已经飞速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手机摄影的变革,其在摄影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值得人们用心探索与学习。

本章思考题

1.除了书中提到的手机摄影的三种属性外,你认为手机摄影还有其他属性吗?

2.试比较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的不同之处。

3.你最常用的手机摄影APP是哪款?试说明理由。

【注释】

[1]此部分根据网络文章《iPhone摄影师必备八大APP》整理修改而成,原文网址:http://fotomen.cn/2013/07/iphonesh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