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忽视语文育人价值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忽视语文育人价值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忽视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说法,也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这恰是语文学科育人的优势所在。这样一点拨,学生在用“爬坡”造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爬坡真累啊”之类的短句子。教师如果能抓住这样的资源,及时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操,这正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学科育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忽视语文育人价值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忽视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最近,一位老师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搭船的鸟》一课,孩子们在讨论翠鸟外形部分的时候,一个孩子说:“翠鸟,你好漂亮啊!你要是我的小宠物就好了!”老师并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回答上的问题,又找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也说:“翠鸟,我太喜欢你了。我想养着你!”此时,老师可能意识到一些问题,补充道:“我们可以让它做小伙伴!”是啊,喜欢了不一定要占有,或者是必须拥有。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说法,也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这恰是语文学科育人的优势所在。

在听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课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这样的一幕。一位教师教学“b、p、m、f”几个字母,课堂上,教师紧扣教材特点,借助插图,通过讲故事、编儿歌、做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当讲到音节与音节也可以合成一个词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瀑(pù)布(bù)”一词后,让学生用“瀑布”造句。

第一个学生说:“瀑布真美啊!”

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啊”字做点评,又找了一个学生。

第二个学生说:“瀑布真美!”去掉了“啊”字!

教师仍然没有做点评,又找了一个学生。

第三个学生说:“星期天,妈妈带我到了大森林里,我看到了美丽的大瀑布!”

这个句子造得多好啊!既完整,又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高兴和赞美之情!但是教师仍然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就这样过去了。

讲到了下面“爬坡”一词的时候,老师又让学生造句。

第一个学生说:“爬坡真累啊!”

教师没有做任何点评,又找了一个学生。

第二个学生说:“爬坡真累!”

老师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没有做点评,又找了一个学生。

第三个学生说:“爬坡好累!”(www.xing528.com)

第四个学生说:“爬坡真热啊!”

老师还是没有做任何点评,最后老师又找了一个人。

第五个学生说:“星期六,妈妈带我去爬坡,太累了!”

五个学生都好像商量好似的,一味地强调爬坡的“累”,爬坡的辛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究其原因,首先,学生在用“瀑布”造句的时候,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比如,当第三个学生造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指出,这个学生的造句不但意思完整,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高兴。大家造句的时候,就是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这样一点拨,学生在用“爬坡”造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爬坡真累啊”之类的短句子。

其次,当第二个学生仍然和第一个学生说一样句子的时候,教师可见机反问:“爬坡难道没有好处吗?”相信学生一定不会都是一个思维,还陷在“爬坡真累”的怪圈里。我想,爬坡的过程除了辛苦,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登上坡顶后,可以欣赏美丽的风光,这种心情是别人体会不到的,等等。

教师如果能抓住这样的资源,及时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操,这正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相反,有的老师在这方面的意识就非常强烈,一位老师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拍手歌》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教师通过屏幕呈现可爱的大熊猫,学生一下子就被熊猫吸引了。老师告诉大家,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目前,只有我国还存有少量的熊猫。为了让熊猫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我们国家专门成立了自然保护区。学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园”与“圆”字形比较。学生在用“圆”字组词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这样说“草圆(原)”,这显然是不对的,教师及时发现,并将“草原”的“原”字写在了黑板上,为了引导学生记住这个字,教师编了一句顺口溜:“小白原来是我的好朋友!”编完后,她似乎不满意,对学生说:“老师编的这句感觉不够好!外面的‘厂’字没有说进去,谁有更好记忆办法?”

有个学生说:“我在工厂里认识了小白。”简单明了,一语中的。教师及时地进行了表扬。

又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小白在工厂里玩。”教师反应很快,马上纠正道:“工厂里可不是玩的地方,可以改成——”

“小白在工厂里做工!”学生马上补充道。

“这样就合情合理了。”教师微笑着说,“我要向你们学习,你们也是我的老师!”学生听了很开心。课堂上,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学科育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常常是隐形的,不需要教师多解释、说明,但是可恰到好处地照顾彼此的感受,教师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育、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精神,自觉地渗透其中,学生则在不自觉中感悟、品味、成长。

课堂上,教师要树立育人意识,学习语文,不但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更是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及时点拨、追问,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