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泥鳅篓:原生态的受欢迎之物

泥鳅篓:原生态的受欢迎之物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如果泥鳅大了多了成规模了,便是极受欢迎的。泥鳅篓由比小手指粗的柳条编成,柳条不去皮,因此外观看起来既不美观也不精致,长30~40厘米,中间粗,直径20厘米左右,两头细部直径10厘米上下。机关就在两头,收口之后再编出两只喇叭入口,形成倒须,边缘整齐,便于泥鳅进入。那时的水田还没有那么多化肥农药污染,土肥水美,泥鳅和其他的淡水鱼都是野生的,真正的原生态。

泥鳅篓:原生态的受欢迎之物

童年的记忆里,村外到处都是坨地,地壕里长满芦苇、蒲草,水里有各种自然生长的鱼,常见的有鲫鱼、鲶鱼黑鱼泥鳅等。后来坨地改造成了水田,引入了滦河水,进水渠和排水沟沟渠分明,各种淡水鱼依然很多。在印象里,扎箔捕鱼或淘鱼所获,泥鳅是不太受人欢迎的,有的人家专门拣出来剁碎了喂鸭鹅。可是,如果泥鳅大了多了成规模了,便是极受欢迎的。泥鳅滑溜溜的,不好逮,但渔人自有妙招,摸索研究出一种专门捕捉泥鳅鱼的工具——泥鳅篓。

泥鳅篓由柳条编织而成,橄榄形状,乍一看像个大狗头,所以家乡人戏称为“狗脑袋”。它源自于古代的一种渔具——笱(读gǒu ),又称渔笱、渔荃。《中国古代名物大典》这样解释“笱”:“捕鱼竹笼,口阔腹长,颈部窄狭且装有倒刺,鱼易入而不能出。”《说文》曰:“ 笱,曲竹捕鱼笱也。承于石梁之孔,鱼入不得出,又有以簿为梁笱承之者,谓之寡妇之笱。”《诗·小雅·小弁》云:“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齐风·敝笱》云:“敝笱在梁。”笱,过去是用竹、藤、树木枝条等制成,大腹,大口,小颈,颈部装有倒须。

泥鳅篓由比小手指粗的柳条编成,柳条不去皮,因此外观看起来既不美观也不精致,长30~40厘米,中间粗,直径20厘米左右,两头细部直径10厘米上下。机关就在两头,收口之后再编出两只喇叭入口,形成倒须,边缘整齐,便于泥鳅进入。鱼一旦进入篓里,有倒须阻拦,便再也不能跑出来了。这种只能进不能出的装置,在沟渠有水流的地方,连诱饵都不用下。

姥爷曾是有名的捕鱼高手,尤擅捕捉泥鳅。每年春夏秋季节,天近傍晚就出去下篓,寻找那些有活水的沟口,用脚蹚出一条深沟,将篓子稳稳地固定在沟底,再用树枝别上防止被水冲走,上岸后做好标记回家。为防他人盗取,次日凌晨天蒙蒙亮就去起篓,每一只篓子都不会空,多的时候一只篓子就能捕获一二斤,十来只篓子合计加在一起,每天的收获就颇丰了。(www.xing528.com)

每次捕获的泥鳅,暂存在屋檐下的一口水罐子里。攒多了吃不了,姥爷就去沿街叫卖,换取点儿散碎银两。我们每次去姥姥家,都能享受到泥鳅宴,炖着吃,煎着吃,都是难得的美味。那年头儿的泥鳅也实在是多,长得又大又粗,尤其到秋后最为肥美,当地称“鞭杆子”泥鳅,意思是有赶车人手握的鞭杆子那般粗细,肉多质好,炮过的鱼尾部会呈现金黄颜色,是十足的美味。

待我稍大一些,也学会了下泥鳅篓,不过那时已不见了坨地,已是“旱改水”的时代,出村到处是水稻田。在插秧时节,稻田排水沟里的水还不深,仅到膝盖左右。那时的半大小子个头还不高,穿着破旧的解放鞋,摸索着下水去,蹚出一道沟,小心地放置水底,每隔十几米一个。待把带去的七八个篓子放完,稍事休息,便可从头起篓。当把篓子提出水面,便可见里面的泥鳅“噼啪”作响,这是最让人兴奋的时候。仅小半天,便可收获多半水桶。

泥鳅是底层的鱼类,生活在淡水沟渠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能力非常强,稻田排水沟腐殖质丰富,非常适合其生长。秋后水沟干涸,它还会钻入泥中潜伏越冬。那时的水田还没有那么多化肥农药污染,土肥水美,泥鳅和其他的淡水鱼都是野生的,真正的原生态。平常少油缺肉的日子,能吃上一锅鲜鱼,算是美餐了,况且泥鳅还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