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袱皮:老物件中的实用神器

包袱皮:老物件中的实用神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袱,俗称包袱皮,“指用布包裹起来的包儿”,也指“用以包裹东西的布”。包袱皮在旧时的婚礼上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后来已经出现大衣柜、高低柜等家具,但包袱皮还是没有被淘汰,也许是因为它太过于方便和实用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包袱皮,仅仅在于一开一合之间,却能包容天下贵贱,仿佛看尽世事的变迁,历尽人生的遭际,有时满,有时空,最终剩下的,只是记忆。

包袱皮:老物件中的实用神器

写下这个标题,脑海里立即涌现出与“皮”相关的东西,像早年搜集过的牙膏皮、橘子皮等一样,应该是人生经历中的一个标识。

包袱,俗称包袱皮,“指用布包裹起来的包儿”,也指“用以包裹东西的布”(《辞海》)。“扎裹物品的布包,多为方形,将物置于其上,用四角系住”(《中国古代名物大典》)。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普通百姓家里很平常的一个物件,几乎家家都有,每个女人都用。至于什么时候消失的,还真是说不清。

富庶人家自然不愁吃穿,也不缺房舍和柜橱,家中衣物各有各的存放之处,而贫寒之家就只能将就了。其实,一块包袱皮实在是装不下太多东西,它的边长也就80厘米左右,大都是自家织的土布,裁成正方形,用手或缝纫机扦一圈窄窄的边,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包袱皮,再在一角缝上一条1米来长的粗线绳,还要在绳子末端系上一枚比拇指盖略大的铜钱,铜钱更便于缠绕包裹。由于经常打开,铜钱被磨得很光很亮。后来,条件稍好些的家庭就买成品,在供销社里碰到自己喜欢的花布,就扯上一块当包袱皮用,将杂七杂八的衣物包起来,分门别类地叠成正方形,一摞一摞地平铺在正中心,而后小心地两角撩起打起活扣,又撩起另外两角,再打上另一个活扣。那时,一般家庭都会有几个包袱,它的功能与现在的整理箱很是相似。

包袱皮在旧时的婚礼上是必不可少的。鲜艳夺目的颜色,印着牡丹凤凰吉祥图案,贴着双喜字,裹上女方的嫁妆,陪着新娘子走上另一段生活。在婚礼当天,洞房里出出进进的婶子大娘、妯娌小姑们,会一次次打开包袱,对里边的陪嫁,尤其是女红评头论足一番。即使后来已经出现大衣柜、高低柜等家具,但包袱皮还是没有被淘汰,也许是因为它太过于方便和实用了。包袱皮什么东西都可以裹,不问贵贱,贱者可以包裹衬布头,就大大方方地堆在炕角,有邻居过来讨,任其随意翻找;贵者可以包裹金银首饰,而后压到箱底。(www.xing528.com)

包袱已经渐行渐远,现在的年轻一代多是在影视剧里认识它。在古时直通京城的驿道上,骑马的官吏腰间斜挎着包袱,各种文书都裹在其中,快马加鞭,一路传递。在历代的深山老林里出没的游侠,斜斜地挂在一肩上的包袱,与腰际的宝刀或利剑始终伴随身边,浪迹江湖。在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迁徙的人流里,包袱包裹着他们的家当,从一个村落辗转到另一个村落。在回娘家的路上,骑着毛驴的村妇胳膊上更有过包袱的影子,追随着女主人走羊肠道、过独木桥。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包袱皮,仅仅在于一开一合之间,却能包容天下贵贱,仿佛看尽世事的变迁,历尽人生的遭际,有时满,有时空,最终剩下的,只是记忆。而这记忆,终有一天也会跟它一样,不再缠绵,更无人缅怀,甚至无影无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