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场演讲礼仪:手势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场演讲礼仪:手势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演讲者的举止和礼仪是演讲者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者的手势运用也是一种礼仪风范,手势与全身以及语言、感情要协调。

职场演讲礼仪:手势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了一次“成功奥秘”讲座,邀请的是当时已经声名远扬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讲演前三个月,各种媒体就开始了热烈的炒作,各界人士翘首等待演讲的到来。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齐了。人们等着这位政治家、外交家的“成功秘诀”。

只见丘吉尔走上讲台,两手抓住讲台,两眼注视着观众,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他就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寂一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思考:从演讲礼仪角度分析丘吉尔为什么在演讲时能获得听众的认同?

演讲者的举止和礼仪是演讲者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者从上台开始演讲到结束离开演讲台,应该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一、演讲前——上台

演讲者由站起到走向讲坛面对听众站立的十几秒钟里,给广大听众留下的印象非常重要。在主持演讲的人介绍后,向主持人颔首微笑致意,然后稳健地走到讲台前,自然地面对听众站好,向听众行举手礼、注目礼或微微鞠一躬,尔后以亲切的目光环视听众,以示招呼。

1.举手礼

举手礼原是世界各国军人的专用礼,后来传入民间及其他社交场合,行举手礼应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挥动或摆动,以示友好。

2.鞠躬礼

鞠躬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传统的、普遍使用的一种礼节。鞠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鞠躬即弯身行礼,它既适合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也用于服务人员对宾客致意,或表演者、演讲者、领奖者对听众、观众表示尊敬和感谢,有时还用于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或诚恳的道歉之意。

鞠躬礼的要点有如下三点。

(1)基本站姿,弯腰不低头,眼睛不要看脚尖。

(2)行鞠躬礼时,应取立正姿势。脱帽,双目注视受礼者,面带微笑,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斜15°~30°,目光也随鞠躬自然下垂,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

(3)鞠躬礼毕,直起身时,双目还应礼貌地注视对方,使人感到诚心诚意。

二、演讲中——台上

演讲中要在视觉和声音方面做到有礼有节。

1.演讲中的视觉印象

(1)演讲着装。

演讲印象因素中,视觉印象给演讲带来的影响大大超出预料。演讲礼仪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演讲者的穿戴又是演讲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演讲者在演讲时穿什么服装或者怎样打扮自己才合适呢?

对于大多数演讲活动来说,演讲者的穿戴只要干净、大方、整洁、朴素就可以了,就能够达到一个演讲者的服饰标准,能够使观众接受。

(2)演讲手势运用。

演讲者的手势运用也是一种礼仪风范,手势与全身以及语言、感情要协调。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是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当然,演讲者每一个手势,都应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多柔和细腻,内向动作较多。

演讲者在手势运用中的注意要点有:演讲者演讲时,双手尽量不要胡乱挥动,可以双手相握放在身前或身后,或者放松垂在两侧;做手势时,手势动作的范围要在腰部以上;要尽量避免一再重复同一动作;演讲中的动作是自然做出的,不能矫揉造作;动作不能拖拉,不能有多余的小动作。

(3)演讲手势原则。

①雅观自然原则。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www.xing528.com)

②保持协调原则。首先是手势与全身的协调,其次是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最后是手势与感情的协调。

③适宜、适量、简练原则。一是与演讲内容相适宜;二是手势的多少要适量,要不多不少;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

④因人而异原则。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手势、做什么动作,是无法固化的,初学者一定不要去追求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模式化的动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美化定型就行。

(4)常见的几种手势。

①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等意。

②食指式。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这是用在涉及某个话题、对象和物件时,提醒听众注意时用的,也可以表示强调。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演讲中右手比左手使用的频率大,手指不要伸太直,否则针对性太强。

③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这一手势包容量很大,如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平放是乞求、请施舍,手部放低则表示无可奈何或坦诚。

④俯手式。掌心向下,其状态同仰手式。这是审慎的提醒手势,可以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有时也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或者表示安慰、许可之意。

⑤拳头式。紧握拳头,或高举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一般表示演讲者的愤怒、决断、警告等强烈情感

2.演讲中的声音效果

演讲中的声音效果是演讲者很好地表现自己礼仪的重要媒介。

(1)音量。

音量大小根据会场大小和人员多少而定,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易失去自然和亲切感,听众会觉得粗俗;过低会导致后面的听众听不清。还要注意不要让音量在句末降下来。

(2)音调。

没有什么比变换音调更能改进演讲的整体效果了。但是刚开始学演讲的人往往不会充分利用抑扬顿挫音调,他们总是用一种音调演讲。即使他们说得很容易理解,但这样的演讲就太无聊了。更严重的是,这会使演讲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3)语速。

语速指一个人说话的速度。最佳演讲语速取决于多个因素:演讲人的声音特点,演讲人希望营造的气氛,听众的构成以及演讲环境等。一般说来,公共演讲的速度要比平时交谈的速度稍慢,而且听众越多,语速越慢。还要能根据演讲的内容适当调整快慢,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演讲不是体育比赛,其目的在于沟通,而不是比谁说得多。

(4)停顿。

停顿起到断句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句号分隔开长句一样。一直讲得很快,会使演讲人和观众都不能获得间歇,可能会失去观众的注意;要特别注意的是,停顿应该在一个表达单元结束后进行,而不是在讲述中间突然停顿,随意的停顿会把听众弄糊涂,严重影响演讲效果。

(5)声音变化。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传递信息的一种物质载体,而使演讲艺术有效的根本形式就是有声语言。有声语言比书面语言更为丰富,因为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还表达思想所产生的情绪与感情。演讲的过程是一个表演的过程,是演讲者与听众分享思想的机会,它需要活泼而有表现力、影响力的声音。

三、演讲后——离台

演讲结束时,应面带微笑地说一声:“谢谢!”并先向观众点头示意、鞠躬致意后,从容不迫地回到原座。

下台时切不可过于匆忙,显出羞怯失意之神态,也不可摆出得意、满不在乎的样子。

坐下后,如大会主席和听众以掌声向演讲者表示感谢时,应立即起立,面向听众点头敬礼,以示回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