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研究成果

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基于教师专业素养,有学者提出了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内涵。而且,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具有长期稳定性、发展阶段性、实践生成性和综合复杂性的四个基本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使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调查更加清晰和易于操作,本研究认为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包括三部分:数学文化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外化的关键。

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研究成果

数学文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成为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具备的一种专业品质

对教师专业的具体内容与专业结构,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叶澜提出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1)专业理念。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2)知识结构。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能力结构。主要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3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考察已有教师专业素养,分析优秀教师与成功教师的特征,推演出教师专业素养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三个层次。[31]

基于教师专业素养,有学者提出了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内涵。如张辉蓉等认为,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从事数学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一种数学文化品质,包括数学文化知识、数学文化技能以及数学文化情意。而且,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具有长期稳定性、发展阶段性、实践生成性和综合复杂性的四个基本特征。[32]也有学者对教师数学史素养进行了研究,如李国强认为,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不同于数学史学家,它为数学教学服务,并非纯粹研究数学史。该素养涉及三个要素:对数学史的认识、了解数学史的知识、教学中运用数学史的能力。[33][34]

刘柏宏认为数学文化在整个人类知识文化中有其独特性,是由历史上无数数学家社群所建构的,具有传承的价值,不可偏废。他提出数学文化素养的定义:数学文化素养是指个体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脉络和发展过程所具备的理解程度,使其面对某一数学概念或问题时,能认识它的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和该概念或问题与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的关联;或是面临生活与社会问题时,能辨识该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关联,从而根据数学思考模式和数学知识技能,做出理性反思与判断,并从解决问题的历程中认知数学的人文价值。[35](www.xing528.com)

在该定义中,数学文化素养更强调所谓理解某个数学概念,并非仅仅知道其定义、性质与应用,而是面对某一数学概念或问题时,能认识它的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和该概念或问题与生活需求、社会发展的关联,进而从解决问题的历程中认知数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该定义可以适用于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增进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学习认同。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使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调查更加清晰和易于操作,本研究认为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包括三部分:(1)数学文化认识。教师只有认同数学文化的价值,才能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因此,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是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发展的前提。(2)数学文化知识。数学文化知识的广博程度,是衡量数学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文化知识,这是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形成的基础。(3)数学文化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学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外化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