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的创业智慧与拼搏

大学生的创业智慧与拼搏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佳强所在的创业项目——漳州市天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福建土楼云水谣景区内,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景区餐饮、特色住宿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农场面积100来亩,餐饮酒店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提供客房数量98间,拥有员工21人。谈到最初的创业理想时,简佳强这样描述。来自江西的彭贤明和来自龙岩永定的沈洁同样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大学生的创业智慧与拼搏

这里地处深山,曾因就业机会较少,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跟其他山区的一样,喜欢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让村里显得有些冷清了。“家乡旅游越来越红火了,在家门口摆摊平均一个月都有3000元的收入,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回乡创业。”简佳强介绍说,以前,想要在村子里找一个同学泡茶都难,现在,在村子里光自己的同学就有10来个。

为了最初的梦想,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坚信能够收获到令自己满意的东西。

一朝申遗 梦想开花

2008年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不少有眼光的年轻人看到土楼申遗成功所带来的机会,纷纷返乡创业。申遗的成功给当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旅游平台,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创造就业机会,这让原本要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庄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机与活力。

简佳强从家乡的发展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他找了几个同学,在家乡土楼,几位“85后”小伙子当起了“农场主”和土楼宾馆的老板,并且已经体味过一番创业的酸甜苦辣。简佳强所在的创业项目——漳州市天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福建土楼云水谣景区内,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绿蔓庭家庭农场)、景区餐饮(简氏假日酒店)、特色住宿(福兴楼土楼特色)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农场面积100来亩,餐饮酒店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提供客房数量98间,拥有员工21人。

对此,简佳强说:“现在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回乡创业,也可以应聘景区的管理工作人员,而且景区优先录用本地人。有了工作机会,年轻人自然愿意留下来,年轻人一多,村子里也更有活力了。村民们收入提高了,邻里之间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村民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志同道合 兴趣相伴

“因为学的是园艺专业,在校期间对农业感兴趣,另外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谈毕业后的发展,我们一心想做一个农场。”谈到最初的创业理想时,简佳强这样描述。与他同行的还有另外三名同学,其中来自江西泰和的彭贤明,一直都有一个毕业后想当农民的梦想;来自福建晋江的郭志超,喜欢拍照,农场的老牛、老狗、贵妃鸡都是他镜头下的模特;团队的唯一一位女生沈洁,来自福建永定,有着客家女孩的热情,因心中的庄园梦,选择了这份亲近自然的工作。

对于创业,简佳强爸妈曾强烈反对,父亲批评他不务正业,许多邻居和亲友也不赞同:“家里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怎么还回来当农民?”来自江西的彭贤明和来自龙岩永定的沈洁同样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在乡亲们“大学生真能当农民吗”的怀疑中,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在2011年6月来到坎下村创业,并带来了从父母、亲戚处筹集的40多万元。

“不信学以致用会那么难,不信成为农民那么不易,我们一群人怀着共同的梦想来这里创业。”毕业证都没领到的四个人开始了创业。为了租地,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跟长辈谈论着理想,挨家挨户做工作。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说服了70多家农户,签订了5年的租地合同,共100亩。梨、桃子杨梅枇杷等10多种果树有了家,他们的农场正逐渐成形。在简佳强看来,这是成绩,也是嘉奖,“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但还只是开始,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脚步不能停留。”

然而,田间地头的劳累超乎他们的想象,简佳强说:“为赶在春节前让草莓上市,我们抢着播种。6亩荒地里的芦苇比人还高,我们先用刀劈,再用锄头铲,劳作两三个小时,手都起泡了。”大热天顶着太阳,除草、施肥、种苗、浇水……每天周而复始的劳作,也让几个年轻人的体力吃不消。“为了梦想,我们还是这样坚持下来了!”23岁的沈洁自豪地说。彭贤明说:“一开始我们养了七八百只贵妃鸡,小鸡怕冷,得有人夜里每两个小时起来查看温度、添加饲料。经常刚躺下还没睡着,闹钟又响起来了。”(www.xing528.com)

他们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2012年,他们成功申报了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获得8万元;福建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实地考察绿蔓庭休闲农场,支持了5万元;南靖县农业局不断鼓励他们,并在证件办理、租地协调、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最近还准备拨2万元让他们种景观油菜花

最终梦想 贵在坚持

“在劳动中,最快乐的就是自己品尝到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虽然不是特别熟,但含在嘴里却特别甜,农业是一项长远的事业,要有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的眼光与能力。”沈洁在接受采访中提到。虽然创业过程中他们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他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虽然道路上充满曲折,他们也始终坚持着追寻属于自己的阳光。其他成员也表示,创业的过程有苦有乐、有失有得、有爱有恨,然而农业路漫漫,不断坚持,他们相信自己能实现梦想。

转眼间创业生活已过去几年,曾经的他们,还在为毕业而准备。

后来,他们在这里有了根据地,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准备,他们走过万里路,进过百家门,通宵达旦地工作,烈日下看着小树苗的成长,收获颇多。在一起的时间里,他们有过争执、有过迷茫、有过伤痛,但更多的是劳动的快乐。

大学生回家当农民,放弃城市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一件简单而又真实的事情,“创业要先认清自己,在社会中我们本科毕业很难说有什么优势”,自小生活在土楼的他,向往农村自由安逸的生活。“这可能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他说,“创业对于自己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人、对事的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创业期间,第一次走进农户家租地、第一批果苗进场、24小时照顾着小鸡、100多斤的肥料饲料扛在肩上都令他难忘。

伙伴之间多年的分分合合,也让他感触颇深: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在你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与你一起奋斗的朋友。比简佳强小两岁的彭贤明来自江西,两人是舍友,“毕业前尝试做销售,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涉农工作不好找,不如一起创业。”他们一起走到了现在。简佳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老牛,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是还要有耕犁去配合他,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团队,有一直支持他的人,有一直都在的朋友。”

当然,“所有的一切,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走向梦想的脚步更加坚定。幸福就是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可你却从不厌烦。我们就是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除草、施肥、修剪、打药、排水、喂鸡,生活就是如此简单。但是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我们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接下来就是要为我们的庄园蓝图而努力了。”

说起发展蓝图,简佳强认为,一定要做好长期计划,且是贴合实际的计划,从事农业的他们应从小做起,不要妄图一步做大(走局部先发展的道路),当然如果有雄厚的资金及信心可以往大的想。要发现合适的地方、合适的发展方向,要实现拥有充足的资金及发展资源,是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魄力和勇气的。

目前,农场还处于投资阶段,简佳强觉得这还不是理想中的样子,各方面还面临着各种困难,他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一步步地向梦想靠近,“当初我们几个一心想做好农场,但是实现这个好难,而现在的项目与最初的想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农场的压力,只能通过慢慢增加旅游项目,靠一些盈利维持农场的发展。”简佳强表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是农场可以对外开放、稳定发展、正常盈利的。这样,他就可以在农场做些农活,闲时带着家人到处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