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思想热销:《走近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思想热销:《走近卡尔·马克思》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论》的热销,足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在西方仍具有生命力。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正是因为《资本论》的巨大销量,英国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据统计,在德国黑森地区《资本论》最为畅销,而且读者多是青年一代。

马克思思想热销:《走近卡尔·马克思》

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周期性经济危机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冲突的揭示,在理论上佐证和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然而,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地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以致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误认为经济危机已经消失,甚至一度引起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怀疑。然而,历史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规律,也没有伴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而消失,它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和时间或明显或隐蔽地展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国家虚拟经济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金融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在造就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定时炸弹。直到2007年底2008年初,这枚炸弹终于不可避免地爆炸了。它不仅震垮了资本主义经济,也惊醒了迷茫和困惑之中的人们:经济危机没有根除,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过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出现了一股“马克思热”,马克思的著作在西方更火了,马克思的理论在西方的讨论又热烈起来了。

资本论》的热销,足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在西方仍具有生命力。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国家人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出现“捧热”《资本论》的现象。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死胡同。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马克思的著作中最畅销的,还是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正是因为《资本论》的巨大销量,英国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据统计,在德国黑森地区《资本论》最为畅销,而且读者多是青年一代。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尤尔根·施特隆普说:“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现在马克思的书非常热销,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做圣诞节的礼物。”施特隆普介绍说,现在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者。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www.xing528.com)

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用很大的篇幅来分析资本主义信用,指出资本主义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自然基础,信用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的普遍化,正是在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拜物教的典型形式——借贷资本。随着金融资本的扩张和大量金融衍生品的出现,资本拜物教发展到了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金融资本形式上。

美国的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爆发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从本质上看,二者都是基于同一矛盾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运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资本制度的内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潜伏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使危机爆发成为必然现实,美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运行层面,按照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实质—当代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所驱动的虚拟资本过度扩张和经济泡沫的膨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现代金融危机是在虚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危机,只是金融投机者的危机,是他们财富缩水的危机,而不是实际消费者的危机。即使虚拟经济灰飞烟灭,实体经济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