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7]在罗尔斯顿看来,只有当人类对动物、植物、大地和其他生态系统给予充分的尊重时,他才是完整的。因此,生态伦理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关系问题。只有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霸道思维模式,消除人与自然对立的态度,用一种生态伦理的意象去构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和长远的共生共存。

生态伦理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焦点问题。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情感界线,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的生存休戚相关。于是,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就联系到一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生态伦理学便应运而生了。“生态伦理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伦理,它确定的是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道德关怀。”[136]它实际上是指人类处理自身与周围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伦理关怀。在中国的电影创作中,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电影创作关注的焦点。像《养鸭人家》(李行导演,1965)和《可可西里》(陆川导演,2004)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对台湾乡村生活的描摹,还是对青藏高原的“险恶化”展现,都折射出中国电影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伦理思考。而在华语科幻电影中,关注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像香港电影《猩猩王》(何梦华导演,1977)和内地作品《大气层消失》(冯小宁导演,1990),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问题,注入了对生态伦理的不同思考。

对于人与自然的问题,美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最早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自然环境中人的生存方式,“他以道德的本质和生态性的内涵为基础,开创了伦理道德的生态维度——以道德的视角关注大自然,然后在自然宇宙的视野中反观人类的伦理道德”。[137]

在罗尔斯顿看来,只有当人类对动物植物、大地和其他生态系统给予充分的尊重时,他才是完整的。因此,生态伦理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关系问题。在香港邵氏公司20世纪70年代末拍摄的科幻影片《猩猩王》中,比较早地涉及了这个问题。虽然本片改编自早期好莱坞电影《金刚》(King Kong,1933),但故事处理上却渗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理念,尤其在猩猩王和阿维关系的独特处理上,更能显现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父女伦理关系。阿维在一次空难中被猩猩王所救,自此他们就相依为命。猩猩王带给阿维的不仅仅是一种安全感,更是一种家的意象。此外,本片不仅设计了人类与非人类(猩猩王)的超我想象,还设计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揭露和批判了那种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为了一己之欲,不惜破坏森林、破坏原始生态,毁坏了各种动物可以自由生活的美丽家园。从这个角度讲,《猩猩王》不单单是一部展现奇观的商业电影,而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片。当然,本片在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又蕴藏着人类自己之间的各种关系,像探险家陈正风和阿维的纯洁爱情,商人们的险恶用心和唯利是图,都表达了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

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掀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技术的革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138]人类在欢呼社会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得不为他们所造成的生态恶化付出代价。像影片《大气层消失》中所展示的景象那样,由于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河流、土地被污染,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危在旦夕。最可笑的是,竟然到处都找不到一片干净的水域供一条可怜的鱼生存,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满是污渍的臭水中奄奄一息。在这景象的背后,投射了创作者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性思考,揭露了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所做出的种种非人道的事件。有的人为了金钱直接抢劫银行,还有人千方百计以身试法去偷汽油,结果却误把装有氯化烃的罐车打开,导致了氯化烃泄漏,引起了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影片的创意之处在于,导演设计了小男孩能与动物交流的情节,这充分说明了面对人类的恶行,动物也不得不发出声音来谴责人类。所有这些,彰显了影片的伦理性批判,极大地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生态为所欲为的做法。

而人类的这种“为所欲为”恰恰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具体体现。正如黑格尔所批判的,如果“自由就是指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只能把这种看法认为完全缺乏思想教养,它对于什么是绝对自由的意志、法、伦理等,毫无所知”。[139]那种对自然生态绝对自由的无知破坏,只能使人类最终走向绝境。只有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霸道思维模式,消除人与自然对立的态度,用一种生态伦理的意象去构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和长远的共生共存。华语科幻电影中的生态伦理想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和谐之美,“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精神的中国生态美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包含着应对和破解时代危机的东方智慧”。[140]

[136]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www.xing528.com)

[137]周丰.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

[1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

[13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6.

[140]李啸闻.生态危机下的中西方生态电影思考[J].当代电影,2011(2):54-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