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源多样性教育研究: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生源多样性教育研究: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观察,我们根据我国不同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不同,大致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针对广大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现象,研究问题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状况、成因及解决对策的探讨上。随着国家“两为主”政策的确立,这一阶段的研究告一段落。当然,这与我国教育研究的一般现状有关,不单单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生源多样性教育研究:市郊公办学校的策略与前景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一般回顾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的考察,国内最早涉及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8]此后两三年时间,《中国教育报》陆续刊登一些记者的相关报道(如1998年5月24日刘微的《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去读书》),以及《光明日报》1997年3月25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不容忽视》、1998年10月7日《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难在何处》。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大致是从1998年前后开始的。按照这一说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在我国已走过十年历程。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作了一定的综述和回顾。

郭育晗、赵喜霞(2006)认为,学者们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公平性(政府责任、弱势群体)、参与的角色(学校,如打工子弟学校;儿童的心理健康、城市适应性、上进心等)、政策等三个层面展开。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相对忽视中小城市或乡镇的研究;缺乏多学科、多视角、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缺乏从农民工及其子女角度的“主位研究”等。[9]李晋媛、张迎春(2008)指出,我国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描述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处于尴尬境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认为现有研究存在着偏向性(重视入学状况研究,忽略升学就业研究)、焦点狭窄(对中小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关注不够)、管理研究欠缺(电子学籍管理制度)、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性措施操作性不强等缺点。[10]汤美娟(2009)认为,自1998年以来,关于“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全面关注和深入研究三个阶段。在深入研究阶段,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从入学机会公平到教育过程公平和义务教育后升学机会扩展的“结构转型”,相应的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对现状的研究更加扩大化(拓展到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和微观化(转向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及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引入一定的理论尝试(主要是社会学理论)、对已有政策的实施展开检讨并作进一步建议。[11]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观察,我们根据我国不同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的不同,大致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针对广大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现象,研究问题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状况、成因及解决对策的探讨上。这一阶段主要试图解决的是使流动人口子女“有学上”的问题。随着国家“两为主”政策的确立,这一阶段的研究告一段落。研究的重心逐渐转移至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后的就学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也就是在公办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上,形成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流动人口子女“上好学”的问题。

(二)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几个特点

在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大背景下,对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研究重心正在发生转换,但滞后于国外(www.xing528.com)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目前正处于由“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有学上”,到“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上好学”的问题转换过程中。而在国外,关注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提高学业成绩,取得与优势学生群体或主流学生群体同样的学业成功,成为凝聚研究目光的中心。这可能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且速度不断加快,但毕竟历史较短,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其解决也就相应地处于初级阶段,且受整个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是一步步来,先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逐步再转向提高其学业成绩问题的研究。而国外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起步早,且多为发达国家,相对于我们,无论是相关的经验准备,还是综合国力和整个教育发展水平,都为对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业成绩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要求,也为其解决创造了一定的可能性,其相对先行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2.研究焦点尚且散乱,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问题链”

我国目前随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重心从“入学”向“优学”的转变,相关政策层面的研究和学校教育层面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但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师生关系、融入、心理等问题上,即主要是进入公办学校后的“适应”问题,有关适应后的“提高”问题基本尚未触及。这可能和目前我们尚处在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实施的初期有关。反观国外的研究,其相应研究的关注焦点已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后的提高问题,且相关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问题链和研究成果。例如,在为流动人口子女占比高的学校提供额外资源的问题上,针对如何确定需要额外资助的目标群体、如何管理将资助的资源、如何在不同的教育水平上分配资源等每一个环节都展开了研究,能够为该项举措的具体实施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3.研究方法较为滞后,相关研究结果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从我国目前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后的学习状况的成果来看,除了一部分调查研究外,大多属于较为笼统的一般性分析,或区域性的带有工作总结性质的论文,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甚至缺乏基本的方法意识,这严重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也大大削弱了其实践影响力。当然,这与我国教育研究的一般现状有关,不单单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郑日昌、崔丽霞(2001)就曾通过对我国20年来教育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方法的研究,指出我国教育科研方法上存在着“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的问题。反观国外相关研究,大范围的量化研究、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都有较好的运用,为相关措施的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可信可感。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的长期努力。

此外,国内外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还有些共同的缺点,如普遍缺乏理论层面的透析等,都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