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商人遭受政府掠夺及法制破坏

唐代商人遭受政府掠夺及法制破坏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政府公然破坏法制,侵犯商人财产、扰乱市场秩序,如“借商”、宫市等。和籴有名无实,成为官员、权贵敛财的门径。[93]商人的财富还躲不过势要的侵夺。上述唐代商人所遭受的掠夺也许只能概其一斑,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的侵扰可能远多于此。不过,这些所为在唐人看来也是乱政,是贤君所不为,而为有识之士所反对的,体现的是对唐初确立的较为良好的法制的破坏。

唐代商人遭受政府掠夺及法制破坏

安史之乱后,为了解决各式各样的一时之急,商人的财富常常遭受到国家、藩镇及权贵等的种种盘剥。

唐政府公然破坏法制,侵犯商人财产、扰乱市场秩序,如“借商”、宫市等。建中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赵赞等“谋行括率,以为泉货所聚,在于富商。钱出万贯者,留万贯为业,有余,官借以给军,冀得五百万贯”,德宗为筹措经费平息藩镇叛乱而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约以罢兵后以公钱还”。结果执行官吏“荷校乘车,搜人财货,意其不实,即行榜箠,人不胜冤痛,或有自缢而死者”。[86]京师一片混乱,如同被贼盗抢劫一般,后来德宗不得不下诏将其罢去。僖宗时,“赏赐乐工、伎儿,所费动以万计,府藏空竭”,神策中尉田令孜“说上籍两市商旅宝货悉输内库,有陈诉者,付京兆杖杀之”。[87]比起德宗,更是不如,手段也更加残酷。《顺宗实录》卷二载:“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人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要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宦官依仗有皇帝撑腰,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88]

“借商”、宫市有如抢劫,和籴则是好事办成坏事。和籴本意在于利用政府的力量,平抑丰年和荒年的粮价,安定社会秩序。然而具体到实施过程,却没有产生施惠于民的良效。德宗时,陆贽批评和籴之弊说:“有司竞为苟且,专事纤啬,岁稔则不时敛藏,艰食则抑使收籴。遂使豪家、贪吏,反操利权,贱取于人以俟公私之乏。又有势要、近亲、羁游之士,委贱籴于军城,取高价于京邑。又多支絺、纻充直,穷边寒不可衣,鬻无所售。上既无信于下,下亦以伪应之,度支物估转高,军城物价转贵。度支以苟售滞货为功利,军城以所得加价为羡余。虽设巡院,转成囊橐。至有空申簿帐,伪指囷仓,计其数则亿万有余,考其实则百十不足。”[89]官吏上下勾结,丰年时不加价收购粮食,反而在荒年头抑价强买。和籴有名无实,成为官员、权贵敛财的门径。白居易在《论和籴状》中也揭露说:“比来和籴……但令府县散配户人,促立程限,严加征催。苟有稽迟,则被追捉。迫促鞭挞,甚于赋税,号为和籴,其实害人。”[90]本为利民的和籴,反成民害。

藩镇为增强实力好与中央对抗,也伸手向商人要钱。建中三年,德宗派军征讨魏博节度使田悦,田悦大败逃归魏州,“悉出府库所有及敛富民之财,得百余万,以赏士卒;众心始定”。[91]富商之财成了他的救星。宪宗时,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不立繇役籍,随日赋敛于人。地多原泽,益畜马。时时掠寿州茶山,劫商贾,招四方亡命,以实其军”。[92]抢掠茶商及其他商贾,随意征税,壮大力量。僖宗时荆南监军朱敬玫更是“屡杀大将及富商以致富。”[93](www.xing528.com)

商人的财富还躲不过势要的侵夺。《新唐书·马燧传附子畅传》载:“燧没后,以赀甲天下,畅亦善殖财,家益丰。晚为豪幸牟侵,又汇(马畅之兄)妻讼析产……中官往往逼取,畅畏不敢吝,以至困穷。”马畅出身豪门,自己是官僚兼商人,仍摆脱不了勒索而陷于困穷,一般富商就更不在话下了。僖宗时,淮南节度使高骈嬖臣的党羽诸葛殷看上广陵大贾周师儒的房产,求之不得,就向高骈声称城中有妖“当筑坛禳却之”,“因指贾居,骈敕使即日驱徙,殷入居之”。[94]顷刻间,富商大贾即丧失家园。

上述唐代商人所遭受的掠夺也许只能概其一斑,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的侵扰可能远多于此。不过,这些所为在唐人看来也是乱政,是贤君所不为,而为有识之士所反对的,体现的是对唐初确立的较为良好的法制的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