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道研究:择水原则与天人合一

茶道研究:择水原则与天人合一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水的品质对茶极为重要,历代茶人颇为重视择水。择水的重要标准为自然、真,即保持水的自然本性,显然来源于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陆羽择水的原则是接近自然、远离人类、少受污染。具体而言,应取清洁的山泉水、常汲的井水;不取江河之水,因其被污染了。水共则味杂,与茶叶以龙脑熏而失去本来香味是同一个道理。但认为夏季的暴雨、雷雨不宜煎茶,因其违背了自然规律,散失了水的自然品质。

茶道研究:择水原则与天人合一

水与茶的关系密不可分,水的品质对茶极为重要。“烹茶,水之功居大。”[47]“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48]“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49]“茶之气味,以水为因,故择水要焉。”[50]水泉不甘,会有损茶味。所以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51]。水被称为茶之司命、茶之因、茶之体。中国历代茶书中对水多有论述,甚至出现了专门论水的茶书,如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陆羽的《水品》;宋代欧阳修(1007—1072)的《大明水记》;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徐献忠的《水品》等。

由于水的品质对茶极为重要,历代茶人颇为重视择水。择水的重要标准为自然、真,即保持水的自然本性,显然来源于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如何择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降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52]陆羽认为煮茶之水,山水上等,江水中等,井水下等。山水中,乳泉水、石面上慢流的水最好;飞流奔涌的水不要饮用;不流动的山水不宜直接饮用,可能有毒素积聚其中,如果要饮用,须把被污染的水排走。江水,要取离人远的。井水,到取水者多的井取。可以看出,陆羽择水的原则是接近自然、远离人类、少受污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直接提出了择水的品质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第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53]。他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好,因为这是水的自然品质。具体而言,应取清洁的山泉水、常汲的井水;不取江河之水,因其被污染了。对于陆羽的择水原则,宋徽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两人都主张取清洁的山泉水、常汲的井水。但宋徽宗进一步提出了择水的具体标准,即清轻甘洁;另外,陆羽认为江水属于中等,应取离人远的,宋徽宗则认为江水不可用。

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认同陆羽对于江水的选择,即远离人类,并推测了原因,“江,公也,众水共入其中也。水共则味杂,故鸿渐曰江水中,其曰:‘取去人远者。’盖去人远,则澄清而无荡漾之漓耳”[54]。水共则味杂,与茶叶以龙脑熏而失去本来香味是同一个道理。对于井水的选择,他比陆羽更强调接近自然、减少污染:取水人多的井水,终归不是好水,不饮用是可以的;市廛民居的井水污染严重,在郊外的井水或许可以饮用。“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通也,物所通用者也;法也、节也,法制居人,令节饮食无穷竭也。其清出于阴,其通入于淆,其法节由于不得已,脉暗而味滞。故鸿渐曰:‘井水下。’其曰‘井取汲多者’,盖汲多,气通而流活耳。终非佳品,勿食可也。市廛民居之井,烟爨稠密,污秽渗漏,特潢潦耳,在郊原者庶几。”[55]

至明代,徐献忠(1493—1569)在《水品》(1554)中提出了上池真水,此一观念与陆羽不同:(www.xing528.com)

上池水

湖守李季卿与陆处士论水精劣,得二十种,以雪水品在末后,是非知水者。昔者秦越人遇长桑君,饮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见物。上池水者,水未至地,承取露华水也。《汉武志》慕神仙,以露盘取金茎饮之。此上池真水也,《丹经》以方诸取太阴真水,亦此义。予谓露雪雨冰,皆上池品,而露为上。朝露未晞时,取之柏叶及百花上佳,服之可长年不饥。《续齐谐记》:“司农邓沼,八月朝,入华山,见一童子以五色囊承取柏叶下露。露皆如珠,云:‘赤松先生取以明目。’”《吕氏春秋》云:“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为水即味重于水也。《本草》载:“六天气,令人不饥,长年美颜色,人有急难阻绝之处,用之如龟蛇服气不死,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露,秋食飞泉,冬食沆瀣,夏食正阳,并天玄地黄,是为六气。’”亦言“平明为朝露,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此又服气之精者。[56]

“秦越人”,指扁鹊。“三危”,乃是上古传说中的仙山。作者首先认为李季卿与陆羽是不懂水的人,因为他们论水之精劣有二十种,但把雪水放在最后。然后徐献忠认为上池水才是真水。传统一般认为,上池水指竹木上尚未落地的水,亦即露水。徐献忠则认为上池真水包括露雪雨冰,而露水是最好的。汉武帝为成仙所取的露水、道教经典《丹经》中用方诸所取的太阴真水,皆是上池真水。作者引经据典,说明上池真水有各类好处:引《续齐谐记》道教仙人赤松子取柏树下的露水来明目;引《吕氏春秋》认为品质好的水,有三危山的甘露;引《证类本草》认为春天饮早晨的露水可以不饿、美颜、长生。以上池水煎茶,可以视为“服气之精者”。徐献忠的上池真水的观点,颇有朱权“崇新改易,自成一家”的革新意思。徐氏扩展了上池水的范围,认为上池真水更为自然,其本身即蕴含修炼所需的各类特质,具有各类神通,明显优于陆羽、赵佶等人山泉水、江水、井水三类。其所引文献多与道家道教有关,可见其道学素养之深。

道士屠隆在《茶笺》“天泉”中对天泉,即雨水和雪水的品质进行了评价,“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洌,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洌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惟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所致,实天之流怒也。龙行之水,暴而霪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皆不可食。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幽人清贶”[57]。屠隆认为秋水最好,其次是梅水,再次是春水,最后是冬水,且认为它们皆是天地自然运行而得之水。但认为夏季的暴雨、雷雨不宜煎茶,因其违背了自然规律,散失了水的自然品质。雪水为五谷的精华,取来煎茶,使人清幽。

明代张源在《茶录》“品泉”条中首次提出了真源无味、真水无香的观念,也颇有革新意思,“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洌,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58]。张源首先精辟地概括了茶水的关系,即神与体的关系,真水显其神,精茶窥其体,然后对不同地方的泉水品质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真水的品质是无味、无香,颠覆了传统水甘为上的观点。此一观点也为此后的道家人物陈继儒(1558—1639)[59]的《茶话》所继承,陈氏亦在对不同地方泉水品质进行评价后,得出真源无味,真水无香,“山顶泉轻而清,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沙中泉清而洌,土中泉清而厚。流动者良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山峭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无味,真水无香”[60]。“真源无味,真水无香”倒是与日常经验较为吻合,也与道的夷、希、微三个特质更为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