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道思想研究:茶境与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思想研究:茶境与天人合一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代茶人非常注重饮茶的环境,其中既有自然的环境,又有人造的环境。饮茶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亦体现了茶人受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表明陆羽对松石、泉溪、岩洞等自然茶境的向往,在此环境之下,人为的茶具等皆可为自然物件取代。此时人与茶境、梦境完美合一。明代茶书中有大量关于茶人在自然环境中品茶以及两者融为一体的记载。朱权在如此高雅清净的自然环境中,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品茶论道,达到了人与茶境、道的融合。

中国茶道思想研究:茶境与天人合一

中国历代茶人非常注重饮茶的环境,其中既有自然的环境,又有人造的环境。饮茶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亦体现了茶人受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陆羽的《茶经》记载了适合饮茶的多种自然环境,即松间石上、瞰泉临涧、援藟跻岩、引入洞,“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之属,则风炉、灰承、炭、火䇲、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废;若援藟跻岩,引入洞,于山口炙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61]。表明陆羽对松石、泉溪、岩洞等自然茶境的向往,在此环境之下,人为的茶具等皆可为自然物件取代。

唐代诗歌中亦载有茶人对自然茶境的向往,卢仝(约795—835)在《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中的第一首描述了自己在竹林里饮茶时,想象金鹅山上的松风吹入竹林,表达了作者对沈道士的自然山林茶境之向往,“君家山头松树风,适来入我竹林里。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不须服药求神仙,神仙意智或偶然。自古圣贤放入土,淮南鸡犬驱上天。白日上升应不恶,药成且辄一丸药。暂时上天少问天,蛇头蝎尾谁安著”[62]温庭筠(约812—866)的《西陵道士茶歌》则描绘了西陵道士在山月当空、松影直下的环境中品茶、修道,体现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63]宋玉有“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64],作者在山月之下、松影之间品茶,也是神思逍遥九天之上。

五代蜀毛文锡的《茶谱》(889—903)记载了唐代道士张志和为两奴婢婚配及取名的逸事:“唐肃宗尝赐高士张志和奴婢各一人,志和配为夫妻,名之曰渔童、樵青。人问其故,答曰:‘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65]樵青的取名体现了张志和对竹林茶境的喜爱。

宋人亦喜欢在自然的山水环境中饮茶,如苏轼(1037—1101)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描绘了作者到惠山拜访钱道士,在山顶用惠山泉烹小龙团贡茶,俯瞰太湖的美景:“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66]诗的最后引用了道教神仙孙登与阮籍的典故,表明苏轼对风景秀丽的自然茶境之向往。李光(1078—1159)《饮茶歌》描写了作者在竹林边烹茶,“朝来一饱万事足,鼻息齁齁眠正熟。忽闻剥啄谁叩门,窗外萧萧风动竹。起寻幽梦不可追,旋破小团敲碎玉。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汤多莫使云脚散,激沸须令面如粥。嗜好初传陆羽经,品流详载君谟录。轻身换骨有奇功,一洗尘劳散昏俗。卢仝七碗喫不得,我今日饮亦五六。修仁土茗亦时须,格韵卑凡比奴仆。客来清坐但饮茶,壑源日铸新且馥。炎方酷热夏日长,麹蘖薰人仍有毒。古来饮流多丧身,竹林七子俱沉沦。饮人以狂药,不如茶味真。君不见古语云,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67]。换言之,“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那么,欲知茶味真,也“须是眠云卧石人”。茶与环境相应而胜。

金元时期,亦有关于茶人在自然环境中品茶的记载:金代道士刘志渊的《西溪闲居》描写了作者在西溪闲居时,独自一人,点着一炷檀香,听着潺潺的溪水声,品茶修道,达到了人与自然环境、道的合一,“门外溪声漱玉寒,贯人心地坦然安。华胥梦觉无馀事,一椀松茶一炷檀”[68]。元代道士杨维桢(1296—1370)在《煮茶梦记》中描绘了自己的饮茶环境:“铁崖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雍雍凉凉,若鸿濛,若皇芒,会天地之未生,适阴阳之若亡。恍兮不知入梦,遂坐清真银晖之堂。……移间,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予内间,予亦悟矣。遂冥神合玄。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69]可知二更时分,铁崖道人卧在石床上,床上挂着纸帐,微弱的月光照在纸帐及梅花上,梅影投射在窗上,鹤孤立不鸣。在清幽的山林夜景中,闻着阵阵茶香,铁崖道人进入梦境。此时人与茶境、梦境完美合一。杨维桢在《清苦先生传》中借清苦先生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僧室道院的自然山水环境之喜爱,“偶乘月大江泛舟,取金山中泠之水而瀹之,因品为第一泉,遂遨游不辍。尤喜僧室道院,贪爱其花竹繁茂,水石清奇,徜徉容与,逌然不忍去。构小轩一所,匾曰:‘松风深处’,中设鼎彝翫好之物,垆烧榾柮,煨芋栗而啜之。因赋诗有‘松风乍响匙翻雪,梅影初横月到窗’之句。或琴弈之间,樽俎之上,先生无不价焉”[70]。清苦先生,即茶叶。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叙述了清苦先生对僧室道院的喜爱,贪爱其中的花竹繁茂,水石清奇,实际上表达了杨维桢对山水自然的饮茶环境之喜爱。此外,所引诗句“梅影初横月到窗”与《煮茶梦记》中“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异曲同工。

明代茶书中有大量关于茶人在自然环境中品茶以及两者融为一体的记载。(www.xing528.com)

朱权在《茶谱》中描写了自己与茶伴在自然环境中饮茶论道,“虽然会茶而立器具,不过延客款话而已,大抵亦有其说焉。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71]。作为著名道教学者及皇室成员,朱权对茶伴及饮茶环境皆有自己的要求:茶伴为懂茶的出世者;茶境,或泉石间、或松竹下、或皓月清风、或明窗静牖,即高雅清净的自然环境。朱权在如此高雅清净的自然环境中,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品茶论道,达到了人与茶境、道的融合。

陆树声(1509—1605)的《茶寮记》记载了自己的饮茶环境,“园居敞小寮于啸轩埤垣之西。中设茶灶,凡瓢汲罂注、濯拂之具咸庀。择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客至,则茶烟隐隐起竹外”[72]。作者在自家园中书房的西边设置小茶寮,外有竹林。烹茶时,茶烟隐约起于竹外。《茶寮记》还列举了适宜饮茶的环境,“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潭把卷”[73]。曲几,指曲木几,多保持木材的天然形状。僧寮道院,多建在山林中,甚至是名山中,其建造往往讲究天人合一。文中所列的茶境清净高雅且蕴含天人合一,反映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崇尚。

许次纾的《茶疏》列举了适宜饮茶的环境,“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 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 宾主款狎 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 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观 名泉怪石[74]。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多幅蕴含天人合一的山水品茗图:风日晴和、轻阴微雨时,于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清幽高雅且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中,茶人听歌闻曲、鼓琴看画、品茗论道。

陈继儒的《茶话》描写了在竹林中饮茶的情景:“箕踞斑竹林中,徙倚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歌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兄弟之间。”[75]在斑竹林中,茶人校经、诵经、抚琴、歌咏、品茶、悟道。他们或席地而坐,或徙倚于青石几上,与茶境、道和谐一体。

黄龙德在《茶说》中先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适宜饮茶的自然环境,然后对不同环境的特征进行概括,“饮不以时为废兴,亦不以候为可否,无往而不得其应。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金风玉露,蕉畔桐阴,饮于秋也;暖阁红垆,梅开雪积,饮于冬也。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古鼎金瓯,饮之富贵者也;瓷瓶窑盏,饮之清高者也。较之呼卢浮白之饮,更胜一筹。即有‘瓮中百斛金陵春,当不易吾炉头七碗松萝茗’。若夏兴冬废,醒弃醉索,此不知茗事者,不可与言饮也”[76]。饮茶不以时间废兴,四季各有相宜的饮茶环境,作者列举了春、夏、秋、冬适宜饮茶的自然环境,分别为明窗净几,花喷柳舒;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金风玉露,蕉畔桐阴;暖阁红垆,梅开雪积。他把季节的更替与自然山水的变化相结合,使茶人与茶境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然后他把僧房道院、山林泉石、焚香鼓琴、试水斗茗、梦回卷把的特征概括为清、幽、雅、雄、美五种茶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