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禅茶:离苦得乐-即茶即道:中国茶道思想研究

佛教禅茶:离苦得乐-即茶即道:中国茶道思想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茶渊源已久,僧人饮茶而病愈、离苦得乐的例子在毛文锡的《茶谱》中有记载。获得三两,身体会愈加强壮,脱胎换骨;获得四两,则可以成为地仙了。上面文字真实性有待考证,虽类似于神话传说,但却突出了茶的功效,可以养生治病,使人离苦得乐。佛教的修持方法主要指的就是戒、定、慧,若能如法修持则能离苦得乐。因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等外在手段学习得到,而慧需要戒定为基础,最后开智慧。

佛教禅茶:离苦得乐-即茶即道:中国茶道思想研究

佛茶渊源已久,僧人饮茶而病愈、离苦得乐的例子在毛文锡的《茶谱》中有记载。蜀地雅州蒙山,山有五顶,顶上有茶园,其中顶叫上清峰。曾经有个僧人病了很久,后来遇到了一位老人告诉他说蒙山的中顶茶,在春分时节前后多找些人力,等到雷声滚滚开始采摘茶叶,采三天停止。如果获得一两,用本地的水煎服,则能祛除病根。如果获得二两,则很快就病愈了。获得三两,身体会愈加强壮,脱胎换骨;获得四两,则可以成为地仙了。于是这个僧人按照指示在中顶盖了间小屋来等候,到日期后采到了一两多茶,还没有全喝完病就好了。僧人回到城里,别人见他的容貌常若三十多岁的样子。

上面文字真实性有待考证,虽类似于神话传说,但却突出了茶的功效,可以养生治病,使人离苦得乐。佛教的修持方法主要指的就是戒、定、慧,若能如法修持则能离苦得乐。佛茶同源,茶道也吸收了佛教的某些思想,融入其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茶道。

佛教中的戒,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泛。最为普遍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的作用是防非止恶。戒是修行的根基,若是不守戒律而修行只会误入歧途。茶道没有佛教严格的戒律,但是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法则。抛开外在的程序化法则,对于泡茶的人也有品德方面的要求。德行有亏,则不配为茶师。

定,指的是禅定,要将心念向内收摄一处,使其不散乱。定可以息虑静缘。禅定修行因为心念聚集一处,而使能量变强,从初禅到四禅有不同的表现,也能得到独特的禅悦。这种身心轻安的喜悦不是平常的欲望之乐可以比拟。但是人也不能贪着禅悦,否则不能出定,影响修行。禅定打坐只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而不能作为修行最终的目的。茶道也是定的功夫。定才能生慧,若是没有定的功夫,则心神不宁,意识向外发散,不能专注。身心安定下来才能观察到平常注意不到的细节,才能注意到心灵深处被忽视的声音。

慧,是破惑证真。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智慧,但是这里的慧指的不是普通的知识。因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等外在手段学习得到,而慧需要戒定为基础,最后开智慧。茶道如何开启般若智慧还需要个人体悟。(www.xing528.com)

人的生命中有灿烂光芒的时刻,亦有灰暗难忍的日子需要面对。人在面临自身生命的境遇时总会过多地关注自己,而忽略了自我同他人以及外部环境的关系。如此便会以自己的喜乐悲苦为中心,暗生孤寂与自卑。然而茶叶的生长过程和人一样,也需要完整体会生长的过程,领略沸水浸泡后的浮沉。若将茶叶比喻成人,那么茶叶每天的生长也需要充满希望,争取雨露阳光,在经过历练以后忘记伤痛,忘记被沸水浇灌的滋味,重新寻找到坚强又醇香的生命智慧。

这也是佛家蕴含的智慧。真正的般若智慧不需要繁复的语言,也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干涉。人在天地之中,如同茶生长在草木中,总能去到最合适的地方,有最适合的结局。生命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是安静、缓慢而又充满力量的。一切都不需要刻意去追逐,这才是“慧”。茶道的美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如同饿来想要吃饭,困来想要成眠一样简单。茶香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味道,可以闻到茶香,体会喜悦,如此而已。正是因为一切如此简单,所以复杂的规定才显得冗杂而让人痛苦。

品茶的态度也不是刻意去追求乐,而逃避苦;而是对于苦乐的态度可以随缘自在。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八中所说“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不染亦无忧,二心俱寂静”。有判断,就会有选择,就会有比较。茶有优劣之分,但是茶道却要超越这种区分。一旦有判断,人就会遵循本能趋乐避苦,如此一来又会陷入“求不得”的烦恼之中,不得解脱。有茶是喜,无茶是忧,人又会被茶给束缚住。如果贪恋茶味之美,也会产生贪心;若喝到品类不好的茶,便增添恼恨,则会滋长嗔心。这样一来则失去了佛家中对于品茶的妙处,都是“染”,而不是“净”。要不染,也无忧,才能保持心态的平静,才能品到茶道的真谛所在。佛家的智慧就是这样清除了内心的屏障,让人在一碗清茶中照映出心中的实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