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道:思想内涵研究

中国茶道:思想内涵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兴盛,中国茶道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关于饮茶的思想体系。因此,中国茶道被大众广泛接受和喜爱。中国茶道讲道,主要是围绕茶道的思想和文化而展开。笔者认为,道家的养生术独具特色,与中国茶道的即茶即道不谋而合。在学术界,关于中国茶道精神的论述也是极为丰富的。中国茶道是以茶修道的一种礼仪。中国茶道以“静”为修行的方式。

中国茶道:思想内涵研究

茶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极为特殊的作用。《茶经》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作为一种饮料早在神农氏时期就已经发端。茶树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农作物,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我国茶叶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饮茶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千多年。伴随着茶树的大量广泛的栽植,文化逐渐发展和兴盛起来。到唐代,陆羽著《茶经》,系统地记载茶叶生产技术与经验,收集了历代茶叶史料。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茶经》是茶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茶的种植、生产、饮用、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兴盛,中国茶道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关于饮茶的思想体系。中国茶道不是单一的文化体系,她紧密结合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艺术等,成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系统。中国茶道聚焦了茶这一主题,融合了饮茶、修道等中国传统人文要素,被大众所接受。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乐于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中国茶道契合了中国人一贯追求的生活方式,她包括的饮茶之道、饮茶修道等内容有机结合传统文化对于修身养性的理解。因此,中国茶道被大众广泛接受和喜爱。

中国茶道的“道”含义丰富。从广义上理解,“道”一般理解为方法、途径;也可理解为法则、人生观、世界观和思想体系等。从狭义上理解,“道”指道路、路径。“道”还有抽象和具体之分。中国茶道讲道,主要是围绕茶道的思想和文化而展开。当然,茶道中主要以茶作为载体,饮茶者借助茶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笔者认为,“道”可理解为修行之道或方法。而具体的理解,“道”是一条道路、途径和指向。中国茶道是借茶修行,即茶即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讲究修身养性。但是,各家关于修身养性的理论和方法各不相同,几乎都建构了一套关于修身养性的理论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或喜于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尽管各家的文化各有特色,但是仍然是以“人”为本,建构各种理论体系开展修身、修心、养性等。笔者认为,道家的养生术独具特色,与中国茶道的即茶即道不谋而合。道家讲究“道法自然”,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也注意维护自然的利益。因此,道家积极地提倡“道法自然”。我们理解“道法自然”时,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天和谐共生。中国茶道的饮茶修道,通过茶这一特殊的物质,把人的修行与茶道结合起来,建构了一套系统的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因此,中国茶道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发展。

当代,中国茶文化日益兴盛,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茶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学术界,关于中国茶道精神的论述也是极为丰富的。吴振铎提出“清、敬、怡、真”,百岁茶学泰斗张天福提出“俭、清、和、静”,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廉、美、和、敬”。可见,不管是哪一家的提法,都提炼总结了茶道的基本属性,并且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综合各家的提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中国茶道精神应该概括为:和、静、怡、真、美。

中国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即“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的理念贯穿所有事物的方方面面。儒、释、道共同的哲学基石也是“和”。儒家对“和”的理解,形象生动地表现在茶道中。泡茶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泡茶技术,以便茶水清香而宜人;待客时,需要表现出适当的饮茶礼仪,以展示儒家谦廉的待客之礼;在茶艺中,需要演绎符合茶道的礼节礼仪,以显示儒家的规范之美。可见,茶道“和”的理念,与儒家一贯坚持的价值观是契合的。道家对于“和”的理解有一套系统的理论。道家建构了系统的关于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理论体系。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以阴阳二气合和而生,阴阳互变,生成新的和谐的物体。人与自然界的万物是阴阳合和而生。因此,人要重视自然的规律,保持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茶道中,把道家和谐的理念贯彻其中,以平和、和谐的态度饮茶、品茶和修道。佛家也讲究“和”。佛家把“和”融入“茶禅一味”。中国茶道是中国本土产生的文化,而佛教来源于印度。因此,佛教文化与中国茶道相融合后,形成一种新的带有佛教色彩的文化,即“茶禅一味”。可见,中国茶道本身具有相当强的包容性,与其他文化融合后,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茶道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包容性和多元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其他文化体,丰富和拓展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www.xing528.com)

中国茶道是以茶修道的一种礼仪。中国茶道以“静”为修行的方式。饮茶者特别注重茶室环境的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下,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化环境,饮茶者可以尽快进入状态,达到修行的目的。在传统文化中,致虚达到极点,守静达到纯笃,就能深刻地观察到万物的生长规律。“虚静观复法”是道家所提倡的一种方法。儒家的文人们也相当重视“静”。东晋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可见,儒士们在静的环境中修行悟道,在静中明心见性,同时在静中寻找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佛教更加注重静虑、静思和静坐。静思,即指专心一意,排除干扰,以静思、静虑和静坐的方式领悟佛法的要义,不被外物所干扰。可见,儒、释、道三家对于“静”都建构了一套理论体系,并且将自身的文化、思想融入中国茶道中,形成新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茶道的理论中,“静”不仅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还是一种状态。“静”包含了饮茶者修行的环境的安静,而且还包含了饮茶者内心的平静。在具体的茶道实践中,饮茶者只有结合内、外两种静,才能真正达到虚怀若谷的境界,体会到中国茶道独特的静的魅力。

中国茶道能给饮茶者带来直观的感受,即“怡”。中国茶道带给饮茶者的感受“怡”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茶道讲究饮茶的环境,优雅而美好的茶室会带给饮茶者良好的直观感受。因此,茶室里往往配置了花艺、茶具音乐等,提升了茶室的环境和艺术氛围。众所周知,中国茶道讲究茶艺,饮茶者通过品鉴茶水而修道。精湛的茶艺往往带给饮茶者视觉上、心理上的良好感觉,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即茶即道。因此,茶人在参与具体的饮茶活动时,经过感受茶艺、茶境和茶礼等,悟出茶道中的人生至理。通过整体上的饮茶、修道,饮茶者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境界。

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求“真”。中国茶道讲究饮茶修道,借茶而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求“真”是茶道的终极追求。在中国茶道的四个层次中,茶境、茶礼、茶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茶道的实践中,饮茶者为了提升茶室的环境、氛围,精心布置茶室,如花艺、燃香等,有效提升了茶室的整体氛围。在饮茶过程中,饮茶者要全情投入,真心实意,使茶友之间的感情得到升华。在茶事活动中,饮茶者以平静的心情、超然的宁静、闲适的心态投入饮茶中,这其实是茶道的修行过程。通过个体自身的心态和茶室整体和谐的环境,饮茶者体会到中国茶道自始至终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即求“真”。笔者认为,中国茶道的即茶即道,本质是饮茶者追求自我真、性、情的过程。在饮茶修道的过程中,饮茶者的内心得到很大程度的安宁,精神世界再一次得到升华。通过修行,饮茶者也体会到外在世界可以因为内在世界的提升得到意义或者其他形式的改变。因此,中国茶道所追求的内、外修行其实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饮茶者在修行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层次。而外在世界也因为饮茶者精神层次的提升得到意义上的升华,或者是实际物质层面的改变。以道家的“自然观”来看中国茶道,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茶道所包含的要素,茶叶、水、茶器、环境和饮茶者等,通过茶道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有机的结合,促使人、社会和自然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得到新的融合和新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