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说明

幼儿园数学教育: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说明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2岁左右幼儿感知大小的能力发展较早,从婴儿期起就孕育着对物体大小的辨别能力。2岁左右幼儿大部分能对不同大小的物体做出正确的反应,能按成人语言选择大的或小的物体,但尚不能用积极的词汇给予表示。但是3~4岁幼儿往往把大或小这两个词作为表示物体各种长度的通用词。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一年龄段幼儿对物体各种长度认识的局限性。(三)4~5岁在正确的教育下,4~5岁的幼儿感知大小和长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数学教育: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说明

在幼儿尚未学会测量之前,对物体量的认识实际上是对它们的感知。因此,幼儿认识大小、长度是以不同分析器(视觉的、触觉的、运动觉的)和不同分析器之间建立的联系来实现的。

(一)2岁左右

幼儿感知大小的能力发展较早,从婴儿期起就孕育着对物体大小的辨别能力。2岁左右幼儿大部分能对不同大小的物体做出正确的反应,能按成人语言选择大的或小的物体,但尚不能用积极的词汇给予表示。

(二)3~4岁

3~4岁的幼儿已经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和长短,也能用相应的简单词汇来表示。如“我抱着一只大狗熊”“这是一根长棍子”等。而且感知物体大小的准确性有所提高。表现为:

(1)能判别差别不太明显的一组物体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物体。如下图,他们能找出最大的一个是第一个图,最小的一个是第三个图。

(2)能正确辨别远处物体的大小和不同位置物体的大小。如能执行从不同距离拿来大的(或小的)皮球的任务,也能说出远处有大人和孩子,大人站着,小孩坐在草地上,等等。说明该年龄段幼儿具有初步的知觉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不变)。

但是3~4岁幼儿往往把大或小这两个词作为表示物体各种长度的通用词。例如,他们往往把长的、高的、宽的、粗的物体称为大的;把短的、矮的、窄的、细的物体称为小的。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一年龄段幼儿对物体各种长度认识的局限性。因为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粗细、厚薄都是长度问题。长短是物体的两端之间的长度;高矮是指物体从下到上距离的长度;宽窄是指物体横面距离的长度;粗细是横截面的长度;厚薄是指物体上下面之间距离的长度。

(三)4~5岁

在正确的教育下,4~5岁的幼儿感知大小和长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表现为:

(1)对不同大小的物体能依次做出区分和排列。

(2)能从一组物体中找出相同大小的物体。判别“一样大”的物体,需要在头脑中对一组物体逐个进行比较和分析,才能做出选择,所以这种能力发生得较晚。

(3)能认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宽窄、轻重等,并能用相应词汇表示。

但一般情况下,4~5岁幼儿还缺乏对物体量守恒的认识。如他们不易判断改变了放置形式的等长的两个物体的长度,对错开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往往判断下面一根长,如下图:(www.xing528.com)

他们说:“你看这根都到这了”,却没有注意到小棍的起始点。同样,他们也难以正确判断等量的水倒在又高又细和又矮又粗的瓶子里还是一样多的容量守恒现象。

(四)5~6岁

5~6岁的幼儿,在正确认识物体大小、长短的基础上,能做到理解大小和长短的相对性质。物体的大小、长短、宽窄等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长是相对短而言的,一根小棍和比它短的小棍比是长的,如果与另一根比它长的小棍比,那么它就是短的。这就是长短的相对性。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能理解物体在长度、面积、容积(体积)等方面的守恒现象。当物体在外形、位置发生变化时幼儿仍可正确判断量的不变性。如一块球体的橡皮泥,当它被搓成圆柱体(小香肠)或压扁(馅饼)时,知道橡皮泥和原来的还是一样多。

示范教案9

续表

教案评析:

本节课有三个教学层次,第一层次结合小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创设了“吹泡泡”游戏,让幼儿感知泡泡的大小;第二层次比较幼儿日常用品,虽然是不规则图形的比较,但衣服和帽子的大小悬殊,幼儿比较起来还是相对容易些;第三层次是衣服之间大小号的比较,既要比较衣长又要比较袖长,而且大小不算明显,较前两种比较难一些。活动设计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教师在示范衣服之间的比较时,注重了“相对性的比较”,降低教学难点。巩固练习中“给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形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与游戏充分结合,让孩子在积极、主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比较大小的能力,同时发展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示范教案10

续表

续表

教案评析:

比较物体长短是小班幼儿认识量的开始。本节课抓住教学重点,以注重幼儿动手能力为前提,让幼儿学会比较的方法。让幼儿自主地比较长短,理解长短的概念,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在感受中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了让幼儿喜欢数学、喜欢操作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认知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