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世祖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重用读书人

元世祖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重用读书人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一说,元世祖忽必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在位的时候,非常重视汉文化。公元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担任蒙古帝国的大汗。他思来想去,认为要把天下治理好,就一定要重用读书人。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他能够意识到“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的重要性,推崇儒术,优待天下读书人,为元朝日后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元世祖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重用读书人

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创建的朝代。说一说,元世祖忽必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孛儿只斤·忽必烈

即元世祖,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为“薛禅汗”。

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孙子,他在位的时候,非常重视汉文化。

公元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担任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觉得忽必烈很有才干,就把大漠以南汉族地区的各种事务交给他处理。

当时的蒙古人非常崇尚武力,蒙古铁蹄所向披靡,所有的大好河山,都是从马背上得到的。当忽必烈面对这片广袤(mào)的被征服的土地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到底该如何去治理呢?他思来想去,认为要把天下治理好,就一定要重用读书人。

因此,忽必烈招募了不少精通儒学的人,向他们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这样一来,在他的王府中便聚集了一大批以汉人为主的知识分子,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幕僚。

刘秉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刘秉忠生而早慧,八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不少经典。十七岁的时候,担任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官名,负责文书管理),因为官职太小,他常常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大发感慨:“我家世代为官,怎么会甘心沦为书记小吏呢?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等待时机了。”于是便辞官隐居了起来。

相关故事(www.xing528.com)

许衡不食无主梨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学者,有一次,他出去办事。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行路的人都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只有许衡静坐在树下,一动也不动。有人非常不理解,就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子解渴?”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怎么能随便乱摘呢?”那个人觉得许衡太迂腐了,就嘲笑他:“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呀!”许衡一本正经地说:“梨树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他的一席话,说得周围的人都很羞愧。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秉忠见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发现他博学多才,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于是非常重视他,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供职。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征伐大理南宋时,竭力劝阻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忽必烈听从了他的建议,一改蒙古人屠城灭族的野蛮行径,无数老百姓的生命因此得到了保全。

刘秉忠经常跟随在忽必烈的左右,他奉命主持修建了新的都城;参考唐代的《开元礼》,制定了元朝的朝廷礼仪;根据《易经》“大哉乾元”的意思,建议忽必烈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的重要决策他基本都参与过,因此被人称作“聪书记”。

不仅如此,刘秉忠还向忽必烈推荐了张文谦、姚枢、李德辉、马亨等一大批有才干的汉族知识分子。忽必烈在这些人的辅佐下,恢复科举,制定历法,兴修水利,国家逐渐变得繁荣稳定起来。

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他能够意识到“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的重要性,推崇儒术,优待天下读书人,为元朝日后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授时历》是元代的郭守敬修订的新历法。这部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

知识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