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契合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治国与治党有机统一

契合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治国与治党有机统一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取得红色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面临无数的考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执政党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现代化转型不仅是政党治理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双轮驱动”的治理结构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内生动力。

契合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治国与治党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取得红色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面临无数的考验。建设或者管好执政党自身是世界上的政党面临的普遍难题。在社会主义国家,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坚持党的执政地位这对矛盾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执政党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现代化转型不仅是政党治理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情关系思维、官本位等人治思维在相当范围内仍然存在不小的影响,重血缘人情、亲疏远近导致权力滥用,腐败滋生。中国长达数十年的革命战争形成了革命惯性思维,即强调你死我活的二元对立斗争思维。随着党执政地位的历史性转折,执政党的思维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但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往往滞后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转型,执政党极少数成员也有这种转折的困难,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守规则、侵犯群众权益、消极不作为等激发社会矛盾。世界现代化、法治化的浪潮以及我国改革深水区触及关键问题、深层次问题,社会矛盾变化的连锁反应凸显、公民权利意识大大增强,执政党面对社会主体多元利益相互交错掣肘、社会风险复杂加剧等严峻的现实,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实现社会美丽和谐,所有这些对执政党现代化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政党治理现代化中法治思维转变是当务之急,执政党遵守合法性、权利本位等原则,其核心在于运用法治规范,制约国家行政权力、保障公民合法正当权利,并要求领导干部在解决问题的多种预备方案中,首先选择符合法治精神的行为处理方式。[11]党以“良法之治”增强自身战斗力,带领人民摆脱体制惯性羁绊,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www.xing528.com)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执政地位和核心领导作用,决定了先依规治党才能完成依法治国,党内治理牵动着国家治理的每一根神经,党内治理效力不仅关涉党的执政质量和水平,更会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国家治理的整个进程。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双轮驱动”的治理结构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内生动力。[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