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书评

百闻不如一见: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书评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先生的是近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坚决站在弱者一边而对簿公堂,大而言之,是为臭老九增添了不少元气。更新奇的是由幼年失学、不识之无一跃而成为散文作家。但正如俗语所常说,好事多磨,这书画展的日期竟是一再推迟。不敢独享,抄七绝三首如下:绿野晴川待罪身,等闲无赖作诗人。栖遑满眼思亲泪,一见家书便似痴。但终于看完了,原路回到行楼,不少人问看后的印象,我总是答,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书评

吴祖光先生和新凤霞女士(这称呼,她不同意,她说应该叫她小凤)是我的熟人,也是我既敬重又感兴趣的人。敬重,因为他们的为人多有可取。好话也不必多说,只举一点点。吴先生的是近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坚决站在弱者一边而对簿公堂,大而言之,是为臭老九增添了不少元气。新女士的是远事,将近四十年前,吴先生加了右派之冠,倒霉了,依时风,应该妻不以为夫,可是她坚决走王宝训的路,住在寒窑里等,我男本位,不隐瞒观点,觉得就是好。还要说说感兴趣。吴先生,我的所取是胸膛和肚皮为玻璃所制,与人交往,能够使人看见里面的心肝肺。新女士,我代老伴说话,是听见“巧儿我自幼儿……”心里感到舒服。还可以总而论之。吴先生是才子,本行是戏剧,能写能演,也不少写其他方面的,包括旧诗。也是戏剧的不成文规定,才子要有佳人来走入金屋,于是就来了新女士。佳人之名来于人以貌相,由外而内,她也必是才女。古语有云,多才与艺,新女士就正是这样,她是评剧演员,据我所知,她还能唱京剧、梆子,以及各种大鼓。更新奇的是由幼年失学、不识之无一跃而成为散文作家。说成家,可以兼引用叶圣陶先生的意见,是语言平实流利如话,此外还可以加上一本连一本。以上种种,用文言滥调形容,是才气横溢。溢出而横流,夫妇居室,各有所偏,于是而男就流为书,女就流为画。都手勤,日久天长,积累渐多,不愿珍秘,于是而有书画展的大举。

展,无论由作者方面说还是由观者方面说,都是好事。但正如俗语所常说,好事多磨,这书画展的日期竟是一再推迟。幸而姗姗其来迟的“迟”旁还有“来”,于是1994年2月2日起的展期终于来了,地点在北京西郊军事博物馆。我事前不知道,推想是主办者考虑,我身分为老朽,阶级为无车,不方便,所以未通知。是个忘年交小友靳君来电话,说书画展次日上午开幕,他们夫妇去,问我去不去。我说展,熟人岂可不看,决定去。至时,靳君夫妇乘车来接,我惠而不费,去看了。

吴先生的毛笔字,新女士的花卉画,我见过,有印象,星星点点,入展厅之前想,已管窥见一斑,全豹也不会有什么大差异吧。这样想,看展览,尤其参加开幕式,是随喜性质,本未期望有什么大获得的。及至走入展厅,只是周围远近扫几眼,印象就大变。总的说是没有想到会这样好。分着说呢,就要一项一项慢慢来。

先说场面和布置。看是看展品,但正如佳人要住在玉楼中,展厅的场面对展品的声价也会有不小的影响。这次的军博展厅高大敞亮,与人以雄伟之感,就像是可以暗示,这展品的展出是大事,非同小可。展品的装帧都精致,布置也出于慧心的巧思,密之中有疏朗,变之中有调和。总之,只是粗看大面儿,也觉得美,难得。

然后说展品,从新风,先女后男。戏剧演员,旧时代所谓唱戏的,以能写能画为雅事。正如戏的唱念做,写画也要有师传。名师出高徒,可是找名师,徒有写画之才,并用心学,不容易。所以多少年来,我看见出于戏剧演员之手的书画不少,值得点头的却不多。新女士的画,我第一次见,是若干年前在黄宗江那里,觉得风神像齐白石。后来才知道,她由五十年代初就从齐白石老人学画,有名师,果然就出了高徒。比如这次的多幅展品,都是花果类,有扶桑寿桃菊花等,风神就都酷似齐白石。酷似,是没有说理由的好。也可以说理由,是气韵生动(今曰像真的),笔画挺拔。用历史的眼光看,还可以加说一种,是格调粗犷,能够闯出旧闺秀画的规范。这不是说旧闺秀画,良家如文俶之类,青楼如顾横波之类,所画的工细花卉就不好,是说,有如生活,永远在深闺中刺绣,能够出来,走入卡拉OK,唱唱跳跳,不是也好吗?总之,与她的评剧唱腔相比,说是画也成了家,可以当之无愧。

先女完,轮到后男,吴先生。吴先生所展是字,所谓法书。展厅中法书两栖,一单干,另一为新女士题画。单干的体大,尤其迎看客的那个横幅,上书“生正逢时”(原件左行),字大如太和殿金砖,笔画苍劲,结体奇崛,不禁使人兴起观止之叹。我不通书法,有时却胆大,敢妄言,无妨再妄言一次。吴先生自己说,他曾“临各种帖”,但“无体”,我的看法,这正如苏东坡的词,“曲子内缚不住”,也并非不成体,是自己的体,跳出二王,尤其远离赵董的体。笔画内涵仍不得不是旧路子,刚而韧,变的只是外貌的风格,易循规蹈矩为“野”。解放一下也好;在吴先生就更好,因为他自封为“野生动物”。且说我颇欣赏这种野,一幅一幅往下看,忽而又有新发现,是他的旧体诗也同样好。不敢独享,抄七绝三首如下:

绿野晴川待罪身,等闲无赖作诗人。

独流河底盈盈水,不洗心头一点尘。

(《有寄》)(www.xing528.com)

萧萧双鬓雪千条,旧梦迷茫不可招。

行遍天涯人未老,犹堪铁马越长桥。

(《骑车》)

又是春来绿柳丝,花开陌上雁归时。

栖遑满眼思亲泪,一见家书便似痴。

(《家书》)

(法)书要以目接,诗要以心接,其时我就真感到应接不暇了。

但终于看完了,原路回到行楼(仿行宫例命名),不少人问看后的印象,我总是答,百闻不如一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