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揭示法天法地法人富国强兵思想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揭示法天法地法人富国强兵思想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筌对该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不乏真知灼见。在贯彻富国强兵思想时,《太白阴经》提出要遵循“法天”“法地”“法人”的根本原则。这是无数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李筌对此做了可贵的探索,至今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中国兵学通史:隋唐五代卷》揭示法天法地法人富国强兵思想

中国古代的富国强兵思想由来已久,先秦时期的商鞅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思想:“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206]这是古人关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筌对该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不乏真知灼见。他首先对实现富国强兵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国之所以富强者,审权以操柄,审数以御人。课农者,术之事,而富在粟。谋战者,权之事,而强在兵”[207],主张采取“课农”与“谋战”并举的方针,将提倡农耕与谋划战争作为实现富国强兵的两条基本措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认为“兴兵而伐叛,则武爵任,武爵任则兵强;按兵而劝农桑,农桑劝则国富”[208],选拔任用适宜的人担当武官,授以爵位,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强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庶。在贯彻富国强兵思想时,《太白阴经》提出要遵循“法天”“法地”“法人”的根本原则。所谓法天,就是要做到“乘天之时”,即“春植谷,秋植麦,夏长成,冬备藏”[209];所谓法地,就是要做到“因地之利”,即“国有沃野之饶”“国有山海之利”[210];所谓法人,就是要做到“用人之力”,即“通四方之珍异,以有易无”“饬力以长地之财,用资军实”“理丝麻以成衣服”[211],发挥商人、农夫、织女的作用,从而推动商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李筌还富有创意地提出了富国强兵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强于内而富于外”和“富于内而强于外”,其原因在于前者“用智”,后者“用力”,并分别列举了汉武帝秦始皇的事例予以说明,最终得出了“伯王之业,非智不战,非农不赡”[212]的结论。若想实现富国强兵,就必须巧妙地以智谋用兵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无数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李筌对此做了可贵的探索,至今仍不失其借鉴意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