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卫之剑: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严格测试与残酷训练

大卫之剑: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严格测试与残酷训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体能训练强度相当高步兵高级训练是以色特种部队的必备课目这些测试和训练才只是刚开了个头,接下来的是更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于残酷的训练。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色列安全环境的改善,以色列国防军的透明度也日渐提高,有关特种部队训练的很多细节也逐渐通过媒体披露出来,正是这些披露出来的细节,让世人看到了比传说更为惊人的特种部队真相。

大卫之剑: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严格测试与残酷训练

“如果你在执行一次任务时,突然在近距离遇到一前一后两名敌人的夹击,你会怎么办?而且周围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以色列特种部队也会像跨国大企业那样先对招募人员进行面试。面试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加入特种部队之类,更多的是会问一些场景设置下的问题,只要应募者稍微露出一点犹豫或者退缩,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好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在以色列国内享有极高的荣誉,无数青年都以加入特种部队为荣,而每年特种部队要招收的新兵数量也很少,这就保证了有足够的海选基数可以用来筛选,自然竞争也相当激烈。

以色列特种部队的招募甚至比一些大公司都要苛刻,在经过初步面试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勇气测试、毅力测试、心理测试、体格测试、智力测试、文化测试和忠诚测试,而这些测试的淘汰率高达90%以上。所有这些测试还仅仅是第一轮。通过第一轮测试之后,再是第二轮的训练测试,这一轮就不像第一轮测试那样只是动动嘴皮子了,而是真刀实枪的体能筛选了,连续三天时间的体能测试,单单5000米长跑、夜间急行军等高强度测试就够受的,当然这轮测试的淘汰率依然是在90%以上,经过这两轮的淘汰,剩下的人还不到20人,他们被飞机送到内格夫沙漠深处,要求在规定时间里到达指定地点,还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途中还要摆脱直升机和地面小分队的追杀,只有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人,才算刚刚具备了成为特种部队队员的资格。

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体能训练强度相当高

步兵高级训练是以色特种部队的必备课目

这些测试和训练才只是刚开了个头,接下来的是更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于残酷的训练。各支特种部队的训练各自不同,就以最著名的总参侦察营为例,整个训练过程分为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两部分,其中的基础训练是每个总参侦察营的队员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包括徒手格斗、野外生存、武装泅渡、长途行军和轻武器射击等科目。需要能够精通拳击空手道等徒手格斗技巧,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轻武器的使用,还要掌握布置和排除爆炸物的技能。针对中东地区多山地多沙漠的特点,还必须学会在山地和沙漠地形下的野外生存。战术方面要掌握山地战、沙漠战、巷战、夜战等各种特种战术,还要能掌握从单兵到小组、班、排和分队各级别规模的战术。体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在1000米的障碍训练场上,设置有沼泽、山地、洞穴、岩壁,甚至还有雷区等各种障碍和险情,几乎是把战场上可能遇到的情况都真实地再现到训练场上,训练强度几乎是到了人的极限,据说没有亲眼见到总参侦察营训练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就连美国的“海豹”突击队和英国的SAS特别空勤团看到总参侦察营的训练后都大为惊叹。有位记者看过总参侦察营的训练后不禁感慨地说,与他们的训练相比,有些国家的训练场那就是儿童游乐场

狙击手训练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的重点训练内容

总参侦察营最具特色的训练模式就是在烈日下的沙漠里全副武装行军50千米而不能喝水,而在敌对国家领土上没有补给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武装行军100千米,就是基础训练的毕业大考。

专业训练的要求要更上一层楼,比如说狙击手的专业训练,就要达到从出枪到第一发子弹击中目标,不能超过1秒钟。直升机机降训练,要求全副武装从距离地面50米的直升机上用绳索滑降到地面,不得超过25秒钟。诸如此类,全部都是按照实战的要求来进行。

此外,还有技巧训练和思维训练。技巧训练就是要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下,迅速敏捷地处理问题,机智灵活地应付突发状况。而思维训练则是注重培养队员过人的记忆力、敏锐的判断力以及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头脑。训练时,在一个房间里一面播放着尖利刺耳的音乐,一面放映电影,然后突然中断放映,要求队员把刚才电影里的场景叙述出来,比如桌子上放了什么东西,主人公手里拿了什么东西,另外还要在几支乐曲中分辨出刚才听到的音乐,这种训练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

特种部队的高级步兵训练和普通步兵不尽相同,增加了巷战柤、野外识图和机降训练等内容

除了这些常规训练之外,如果接到任务,还必须进行战前的模拟训练。这种战前模拟训练主要是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尽最大限度模拟实战条件,培养训练队员在复杂情况下随机应变的处置能力。同时,通过模拟实战环境下的反复演练,使参战队员能够熟练掌握战术、技术动作。这一点在以色列特种部队中是极受重视的,哪怕时间再紧迫,也都要进行模拟演练,有时甚至是在模拟演练中逐步完善作战计划,这种训练方式在实战中都收到过很好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色列安全环境的改善,以色列国防军的透明度也日渐提高,有关特种部队训练的很多细节也逐渐通过媒体披露出来,正是这些披露出来的细节,让世人看到了比传说更为惊人的特种部队真相。

在这些披露出来的细节中,人们可以看到总参侦察营和其他以色列特种部队一样,都非常重视野外识图训练,实际上这种野外识图训练就是一种远程多点的野外定向训练,是侦察兵的基本功。通常是选择沙漠或荒漠地区,要求队员在规定的时间里依次到达地图上标定的数十个坐标地物。这种野外识图训练一般都要持续几天,行程上百千米,对于队员的体能和识图能力要求都很高。就在1991年一次野外识图训练中,总参侦察营的2名队员因为严重脱水而死亡。即便如此,总参侦察营的相关训练也丝毫没有放松。

营救人质训练是总参侦察营的训练重点

为了能让新兵尽快适应这样的高强度训练,总参侦察营采取了交叉训练法,就是一个阶段的野外识图,然后是一个阶段的其他训练(如格斗、战术等),再接着一个阶段的野外识图训练,如此交叉循环。这样就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尽可能多的野外识图能力,同时又不至于对野外识图产生反感,也有助于缓解高强度野外训练给新兵所带来的体力负担和精神压力

总参侦察营另一个训练重点是反恐作战和人质营救,这是因为以色列的反恐作战大纲中有明确规定,总参侦察营是一支负责人质营救的“内圈”任务部队。尽管在总参侦察营中有专门负责人质营救任务的269分队,但其他分队也要根据大纲规定进行相应的训练。在以色列特种部队中,反恐和人质营救训练是相当普遍的。就连有些在反恐作战大纲中没有被赋予反恐任务的部队也主动进行反恐和人质营救训练,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士兵具备高度的使命感,使部队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另一方面,这种训练对于武器使用技巧的要求极高,确实有助于提高部队在短距离交战、狭小空间作战和城市近战方面的战斗水平。

跳伞训练也是特种部队必须要接受的训练内容

以色列大多数特种部队的新兵训练要持续20个月,总参侦察营也不例外。因为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士兵是仅仅服役三年的义务兵,如果新兵训练阶段过长,就会直接影响部队执行任务。但是总参侦察营和其他部队相比有一项特权,就是可以在征兵阶段要求新兵先签署6个月的超期服役合同,以补偿相对更长的训练时间。按照以色列的有关法令和军队的规定,超过三年义务兵役期限的士兵要按职业军人的标准发给工资。要知道以色列的义务兵每月仅有约合150美元至200美元的津贴费,而超期服役的合同兵的月工资通常就要达到1500美元至1700美元,几乎比义务兵高出10倍。一般的特种部队根本拿不出这笔经费,在整个以色列国防军中,也只有海军的13中队对于新兵有类似的超期服役要求,只是13中队的队员超期服役时间更长,必须在完成三年义务兵役后再超期服役一年半。

以军各支特种部队训练的初期阶段内容基本相同,即4个月的基础步兵训练和2个半月的高级步兵训练。这6个半月都是在以军的亚当特种训练基地进行的。但是特种部队的高级步兵训练内容又和普通步兵旅的高级步兵训练内容有所不同,增加了近距离巷战、野外识图常识和直升机机降渗透等内容。在这一阶段完成后,士兵才回到本部队开始为时14个月的特种训练。特种训练的主要内容有:(www.xing528.com)

(1)跳伞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内容包括大高度高开伞(正常跳伞)和大高度低开伞(自由降落、手动开伞)。跳伞训练在特尔诺夫空军基地附近的伞兵学校进行。以色列伞兵学校除为第35伞兵旅的训练提供服务外,还面向全军开放。跳伞训练是以军所有特种部队和侦察分队的共同科目,也是以色列空军飞行学校的必修科目。此外,以军其他军兵种的军官也都可以按照需要或个人志愿参加跳伞训练。

(2)反恐作战和人质营救基础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学校(即707部队)进行。

(3)反恐作战和人质营救高级训练。为时五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学校(即707部队)进行。完成在707部队的训练后还要在本部队内部继续进行八个星期训练,由本部队的教员执教。

(4)全天候全地形野外识图训练。具体时间按各部队的需要确定。总参侦察营虽然重视野外识图训练,其训练内容也多于其他部队,但在这方面的训练时间还不是全军最长的。以色列国防军最好的野外识图分队是装甲兵的两个侦察连,他们才是野外识图的最顶尖高手。

总参侦察营营徽,只有通过全部训练科目才能得到

反恐作战和人质营救基础训练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学校进行

(5)狙击手训练。以军的狙击手被认为是班排小分队的“袖珍炮兵”,主要用于压制敌军的机枪迫击炮,当然也要狙杀敌军的军官、无线电员等高价值目标。尽管特种部队有专门的狙击手,但大部分队员还是要参加专业的狙击手训练。这一训练持续六个星期,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国防军狙击学校进行的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期三个星期,主要训练野战条件下的远距离狙击。另外三个星期是在707部队举办的反恐人质营救作战狙击手训练,主要训练150米范围内的近距离精确狙击。参加第二阶段训练的只有在反恐作战大纲中被赋予反恐任务的特种部队。特种部队中每个小队的狙击手编制和训练内容的不同,说明部队任务性质的不同。不担负反恐人质营救作战任务的以军特种部队每一小队至少有两名狙击手,而担负人质营救任务的部队每小队至少有四名狙击手。值得一提的还有第一阶段的步兵狙击手训练,标准的以军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时一个月,而专为特种部队举办的训练虽然内容相同,但仅为三个星期。这是因为特种部队的时间有限,而且参加训练的人员素质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内容。

以色列特种部队在整个以色列国防军中训练难度最大癿

(6)单兵特种技能训练。包括工兵爆破、越野驾驶、徒手格斗等内容。

(7)情报搜集训练。侦察专业训练主要是培训观察、侦察技能和熟练使用通信器材。以军情报和侦察学校为特种侦察部队举办基本侦察训练和高级侦察训练两种训练课程。此外,总参侦察营还为队员举办阿拉伯语培训。尽管总参侦察营原则上希望所有队员都能通晓阿拉伯语,但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侦察兵都有语言才能,所以总参侦察营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尽可能多的队员掌握阿拉伯语。

(8)渗透训练。渗透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侦察兵要学习在昼间、夜间、各种气候条件下,从地面、空中、海上渗透到敌后的技能。渗透训练常常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进行。为了能在各种条件下成功渗透到敌后,侦察兵要向以军极端气象山地部队学习滑雪和极度严寒气候下的野外生存技能,在以色列海军战斗潜水学校进行潜水训练,在温盖特军事体育学院的攀登、索降和营救学校学习攀登和索降的专门技术。总参侦察营甚至还将队员送到南部沙漠中的贝都因部落,向贝都因牧民学习阿拉伯风俗习惯和沙漠生存技能。

另外,特种部队还有班长指挥培训,为时一到两个月。以色列特种部队一般没有班的编制,这一训练是借用了步兵班长指挥培训的名称,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地形识别和特种部队小分队的野战指挥原则。

穆基·贝策尔对总参侦察营训练的描述更为简练和形象:“从驾驶到射击,从游泳到攀登,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各种技能。这个训练过程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是最难的,有很多人根本不能完成全部训练过程。熟悉以军的所有武器,无论是以色列本国制造的,还是从世界军火市场上购买的,或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这是总参侦察营的基本要求。侦察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报告。总参侦察营的士兵需要学习使用以军能提供的所有观察和通信器材,必须精通夜视仪、照相机、望远镜,还有各种型号的电台。侦察兵还必须学会使用和精确地绘制地图,能像读一份报纸那样熟练地进行航空照片判读。他们要学习在所有地形上运动和隐蔽。在小小的以色列,从北部的赫尔蒙雪山到南部的内格夫沙漠,总参侦察营的士兵无论在哪里都要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熟悉。侦察兵还必须学习伪装渗透技巧,当敌人走在他们头顶时仍保持冷静。对侦察兵来说,冷静和理智与战斗精神一样重要。”

在最后一次训练的最后一天晚上,新兵们在完成实弹演习后,冲上马萨达山山顶的平地。两千年前在这里,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人宁愿自尽也不愿被罗马人俘虏。今天在这里,仅有星光和他们的战友作证,他们将刚刚得到的总参侦察营的部队徽章别在衣领下面,就像这支部队一样,不能为人所知。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仪式。从这个夜晚开始,他们就是这支部队——以色列国防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总参侦察营的正式成员了。

马萨达堡遗址

马萨达精神

马萨达山,位于死海西面,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海拔462米,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西侧悬崖高约100米,两侧山路都极其险峻。山顶有平地,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古代犹太国曾在山顶平地建有宫殿,现存城墙遗址长约1400米。

这里是犹太人的圣地,是古代犹太国的象征。公元6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首次掀起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罗马朝廷派重兵镇压,很快就攻占了耶路撒冷,犹太起义军残部撤退到马萨达山顶要塞,继续抵抗罗马军的围攻,坚持战斗三年多,给罗马军队以重创,最后起义军刀剑都已卷刃或折断,山上石头也都用完了,于是决定宁可自杀也绝不投降。在公元73年4月15日的犹太教逾越节集体自杀,每家男人先杀死自己的妻儿,再抽签留下10人杀死其他人后自杀。自杀前起义领导人埃勒阿扎尔发表演说:“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也是最后停止抗争的人。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人,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我们活着被俘虏,但他们没有办法阻止我们。遗憾的是我们没能打败他们,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与所爱的人一起去死。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我们把所有财物同整个城堡一齐烧毁,但不要烧掉粮食,告诉敌人,我们不是因为缺粮而死,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当罗马军队攻入马萨达山顶时,只看到960具集体自杀的尸体和被烧毁的建筑,最后仅有两个大人和五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幸免,他们逃出以后找到了犹太历史学者弗拉维斯·约瑟夫,详细描述了事情经过,约瑟夫将这一故事记入了所著的《犹太战记》中,使之流传了下来。从此“永不陷落的马萨达精神”便成为犹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马萨达山顶古城墙遗迹仍然是每年犹太人成年礼仪和新兵参军誓师大典的举行场所,新兵入伍的第一课都会在马萨达上高声宣誓:“马萨达再也不会陷落!”

所以这块象征着犹太人英勇不屈精神的地方,也成为总参侦察营给通过训练正式成为侦察营正式成员授予部队徽章仪式的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