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揭秘视觉隐喻结构解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揭秘视觉隐喻结构解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觉隐喻是由本体的视觉形式、作为“比喻词”的视觉设计与喻体的喻义三大部分构成的。再则,施喻者对视觉隐喻的设计通常是其经过艰苦的努力后创造的。明确性是保证视觉隐喻有效性的基础之一。除此之外,在视觉隐喻的三大结构中,笔者还发现,本体的视觉形式,具体的“比喻词”——视觉设计,视觉隐喻中的明示义,这些基本是以确定的形式出现的,而隐含义却是以不确定的方式来呈现的。

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论:揭秘视觉隐喻结构解析

视觉隐喻是由本体的视觉形式、作为“比喻词”的视觉设计与喻体的喻义三大部分构成的。

(一)视觉隐喻的本体结构

本体的视觉形式是激发受喻者产生喻义的本源,又称为源域,其蕴涵多层的结构。为此,对视觉隐喻中影像结构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喻义的产生进程。

1.视觉的物理构成。实际上,本体的视觉形式是由无生命的物质经过有机组合之后的物理呈现。这些要素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由于它们是人造物,因此就会有喻义存在的可能。

2.视觉的信息构成。施喻者在本体的视觉形式制作过程中,必定会融入一定量的相关信息。这就会让无意义的、纯物理性的视觉形式“演变”成“有意义的形式”,也就有可能会使受喻者激发出视觉隐喻的种子。无疑,正是视觉元素叠加了信息,使得它既包含了一定的逻辑,又具备了一定的功能与意义。

3.视觉的审美构成。视觉形式通过艺术加工后就会呈现出形象化、生动化及趣味化等效果。这就使得美化后的视觉形式更能有力地传达抽象概念,更能让普通的视觉文化变得异常生动、更具美感,从而更能吸引受喻者更好地展开对本体的想象与理解,最大限度地去认知本体背后的喻义。

可见,作为本体的视觉至少基于这三者共同的作用,然后构成其自身一种独特的深层结构。也有研究者称之为“潜在意义系统”[58]237

(二)视觉隐喻的“比喻词”结构

把本体中的各类视觉设计理解为视觉隐喻的“比喻词”。针对视觉隐喻,其类似的“比喻词”应该是形成各类视觉效果的“设计”。此处的视觉设计,不但是指视觉画面的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设计,而且也包括各类视觉媒介自身制作过程中的设计问题,同时还涉及针对受喻者感知与学习视觉形式时的相关心理机制设计问题。

可见,视觉上的各类设计是支撑上述本体三大构成的内在动力,以帮助本体最终呈现各类喻义。再则,施喻者对视觉隐喻的设计通常是其经过艰苦的努力后创造的。或者说,视觉隐喻的设计,必定会涉及创意及人的创造力等诸多问题。

(三)视觉隐喻的喻体结构

按隐性程度划分,笔者也把视觉隐喻分为明示义与隐含义两大类。(www.xing528.com)

1.明示义的概念与主要特性

明示义是指在视觉隐喻中,施喻者通过视觉形式直接想要传达给受喻者的一种喻义。它可以是概念或观念,又是一种浅层的喻义,并能被绝大多数的受喻者理解与解读。或者说它是一种基本意义,即作者希望传达的意义,它是明确的、可以辨别的和可以通过观赏者的心理活动重新构造出来的。[58]236它至少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简洁性。明示义通常简单明了。这是因为施喻者为了让视觉形式易于被受喻者接受与记忆,从而希望受喻者对本体视觉建立持久的长期记忆甚至是较为稳定的条件反射

二是快速性。受喻者能较为快速地获得明示义,而通常不需要耗费心力就能获得。这对本体视觉的制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通过创意使得受喻者对本体产生快速的明示义,成了施喻者的一大难题与挑战。

三是明确性。受喻者头脑中的明示义具有明确性,他们通常能正确理解施喻者所要表达的喻义,而不会产生较大的歧义或是误解。明确性是保证视觉隐喻有效性的基础之一。

2.隐含义的概念与主要特性

隐含义是指在视觉隐喻中,受喻者在视觉形式深层结构的刺激与自身学习心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激发出来的多种喻义,是不同的受喻者对同一视觉形式的不同理解与解释。为此,它至少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丰富性。它是指隐含义在理解层面的多元化。例如,西方学者纽曼(Neumamn)归纳了人们对英国雕塑家摩尔(Moore)作品《斜躺着的女人》中艺术造型的五种解释,分别为抽象的女性形象、母亲、山崖与洞穴所形成的迷人景象、对“大地—母亲”的赞美、有机体转变的过程中空洞代表人们进入神秘领域的通道。[60]237238可见,每一个“潜在意义系统”类似于一种“自组织”式的构成形态,在一种视角下,就会呈现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隐含义的这一属性既让我们倍感研究的难度,又深感其魅力无穷,能阐释出丰富的喻义。

二是复杂性。复杂性是对隐含义在“潜在意义系统”中运行机制问题的一种综合性描述。隐含义到底有哪些运行的规律与特点,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以揭示出其中的要旨。可见,复杂性也预示着我们应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以便对它有新的发现。

除此之外,在视觉隐喻的三大结构中,笔者还发现,本体的视觉形式,具体的“比喻词”——视觉设计,视觉隐喻中的明示义,这些基本是以确定的形式出现的,而隐含义却是以不确定的方式来呈现的。也正是视觉隐喻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双面属性的具体呈现,二者又共同构成其丰富的广度与深度,引发人们对此进行不懈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