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影响因素

最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知涉及认知者、被认知者、情景三方面的因素。他能分辨微笑和悲伤,但对别人的轻视、嘲笑可能感到茫然;对人的评价也采用简单的二分法,即“好人”和“坏人”之分。成人对别人的轻视和嘲笑能很敏锐地观察到,对人也不是简单、片面地区分为“好人”和“坏人”,而能认知到人的多重性。人的社会认知也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

最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涉及认知者、被认知者、情景三方面的因素。要正确认识一个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具有复杂的心理现象,而人们通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动机、意图等,并不像尺子量长度和用秤称重量那样直观。社会认知会受到主观、客观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影响人们对其社会认知。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个群体或是有社会意义的某种事物。

1.认知对象的特征 认知对象本身若具有突出的、鲜明的特征,则容易被人们选择认知。如一个人身材高大,或相貌突出,或有其他特点,人们对他就非常熟悉。

2.认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 认知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认知的结果。人们认知任何事物都是从一定背景下选择出来的,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大,则容易被人们认知。万绿丛中一点红人们能知觉到,而如果万绿丛中一点蓝,人们可能就不易知觉。

对象和背景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时背景可能成为对象,而对象转化为背景。在一个“人人为我”的工作群体中,有人做好人好事可能被认为是怪异的行为,因而他成为了认知对象,经常被人们议论。在一个“我为人人”的集体,做好人好事不再是被人议论的中心,相反如有人懒惰、自私,则他可能会成为认知对象,成为议论的焦点,受到人们的谴责。

3.动态与静态的影响 处于动态的认知对象比处于静态的认知对象容易引起人们知觉。那些变化颜色、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牌就比静止不动的广告牌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些生性活泼好动、唱唱笑笑的人,比那些沉默寡言、不爱交际的人给人们的印象深刻。

4.认知对象的重复性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出现,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电视广告每晚都在对观众进行重复刺激,虽然人们有时不喜欢它,但还是不自觉地接受了它的内容。一个人在单位里偶尔为大家做清洁和打开水,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他经常这样做,就会引起人们对此的认知。

5.新奇和熟悉 认知对象对人们来说是新奇或熟悉的也影响认知。在熟悉的环境中,新奇的东西容易引起知觉;而在陌生的环境中,熟悉的东西则容易被知觉。

6.认知对象的价值 认知对象对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也影响认知的结果。如果一个东西对认知者有很大的价值,或具有重要的意义,则容易被认知者选择出来加以认识。

7.对象的组合方式 由于对象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组合特点不同,人们对此的认知亦有差异。①接近原则:对象在时间或空间上相互接近,容易被看成属于一个整体,如图3—1中的6条线,很容易被看成是3组线;②闭锁原则:几个对象共同包围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图3—2所示;③相似原则:知觉对象在形状或性质上相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3—3所示;④连续原则:几个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具有连续的性质,易被感知为一体,如图3—4所示。

图3—1 接近原则

图3—2 闭锁原则

图3—3 相似原则(www.xing528.com)

图3—4 连续原则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是认知者本身的因素。形成社会认知,除了客观事物的刺激外,认知者本身的条件、兴趣、需要动机、知识经验、心境、个性特征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生理条件 外界的刺激,首先经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才能形成印象。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改变或丧失,必然影响人们对外界的认知。身体强壮有力的人,总是对生活充满信心,无所畏惧,认为世界都是美好的;而体弱多病的人、经受严重挫折的人自卑感强,总认为生活的世界是令人失望的,总觉得外界环境充满了危险与威胁。

2.兴趣 兴趣决定人们对认知对象的选择。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感兴趣,就容易把它从背景中区别出来加以认知,而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背景中去。

3.需要与动机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甚至注意的中心。食物的需要属于生理需要,它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他就会渴求食物,走路想的是吃,睡觉想的是吃,而对当一个明星、当一个科学家或者是画一幅画的愿望,都会暂时排除在知觉之外。

布鲁纳(Bruner)在1947年做了一个有名的硬币实验:将一套分值大小不同的硬币和一套与硬币大小相同的硬纸片投射在银幕上,让两组分别来自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的10岁儿童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这些儿童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和圆形纸片。结果儿童画出的圆形纸片与实际的圆形纸片的大小比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图形远大于实际的硬币图形,而且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具有这种倾向。勒维因(Levine)等人的实验也证实了人们的生理需要对其认知的影响。他们的实验对象是一群饥饿程度不等的人,实验材料是一些乱涂的图片,其中有几张描绘的是食物和其他客体。这些图片都被盖上一层薄纱,让受试者观看,然后要求受试者回忆并画出刚才看到的内容。结果表明,饥饿时间越长的人越倾向于回忆图片上画的是食物。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个人需要和认知结果有关系,需要动机的差异影响社会的认知。

4.知识和经验 社会认知依赖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经历过什么样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社会认知。例如,原来人们不理解防疫工作,带小孩打防疫针嫌麻烦,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预防疾病这方面的知识。在边远的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了解甚少,因此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出现错误,生了病宁可找神汉、巫婆“跳鬼”,而不愿找医生打针吃药。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不一样,这影响认识的结果。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丰富了人们的认知内容。小孩的知识和经验都很贫乏,他们的认知结构就极简单。他能分辨微笑和悲伤,但对别人的轻视、嘲笑可能感到茫然;对人的评价也采用简单的二分法,即“好人”和“坏人”之分。成人的知识、经验丰富,其认知结构也变得复杂。成人对别人的轻视和嘲笑能很敏锐地观察到,对人也不是简单、片面地区分为“好人”和“坏人”,而能认知到人的多重性。

5.心境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持久而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渲染性,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人的社会认知也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某种成就,或者晋升了职称、分了住房,会产生愉快、喜悦的体验。这种体验在较长时间内对他的一切活动均渲染上满意和愉快的情绪色彩,看到人备感亲切,觉得天是那样的蓝,花是那样的美,整个世界都显得那样的美好。而如果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受到严重挫折,如亲人逝世、失恋、工作上的事情不顺心,就会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看到什么都不如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种体验。

6.个性特征 不同的个性特征影响认知结果。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敏感性强、知觉范围广,但注意力不稳定、观察事物不细致。黏液质、抑郁质的人反映速度慢、知觉范围狭窄,但观察事物很细致。能力不同的人知觉事物也不一样。智商高的人,反应快、认知能力强;而智商低的人,知觉事物就很差。有算术才能的人,对数学方面的问题认知和解决能力就强。有音乐才能的人,对音符、节奏、音调等感受能力就比其他人强。人的性格对社会认知也有很大影响,自信心强的人认知事物具有独立性。而自卑的人常发生从众行为,经常“随大流”。一个平常爱怀疑别人,具有猜疑性格的人,对他人的动作和言语的认知,往往从猜疑的立场加以判断。

(三)情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不同的情景影响社会认知。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善恶与是非评价总是离不开对当时情境的分析。如一个人上班迟到,这是不遵守组织纪律的表现,但如果是这个人在上班途中遇见一行人发病晕倒,他把病人送到医院而因此迟到,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就不一样。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做好人好事,我们会给他肯定的评价;而如果他只有领导在场时才表现积极,我们会给他否定的评价。这就是具体的情景影响到人们的判断。又如人们共同面临外来的威胁时可能会增进人际之间的融洽性,大家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外来威胁。一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可能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助人行为不以为然,可当他遇到困难、遭到挫折时,人们给他一点微小的帮助和关心都会使他感激不尽,甚至铭刻终生。这种情景下,他对人际知觉就可能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