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与影响因素

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与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隐性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我们弄清楚了高质量的隐性课程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时,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弄清如何去建设它。和谐的情感是带领学生进入隐性课程最好的导师,它使暗示的效果倍增。隐性文化产生作用的知识性条件还比较特殊,群体的平均知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隐性课程,因而群体平均知识水平的提高本身可视为隐性课程建设的条件。

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与影响因素

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在环境中并非完全被动的,不能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必有什么样的人,但是当人对环境的某些因素产生好感,产生从众感、认同感时,环境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如果说知识性、学术性材料的传递方式与手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可视技术的借助、人机对话的借助等)的话,学校隐性文化的传递方式则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学生必须是身临其境的。

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的人文精神的。电视是很难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坐在荧屏前的青少年的,也很难借助卫星把这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播向四方,也许会有一丁点,但作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附着于特定空间的这种氛围,是无法在远离校园的地方感受到的。如果把学校隐性文化也视为一种“信息”的话。那么,恐怕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不能将一所学校悠久而独特的这种“信息”整个地搬到一间电脑房里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一种财富,历史能帮助一所学校刻记下鲜明的文化特征,而许多年轻人(乃至他们的父母)明白应当选择一所有深厚文化根底的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学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正因为如此,一所学校拥有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因而可能有高水平常规课程固然重要,然而,它拥有的高质量的隐性课程也特别重要、特别珍贵,其原因也就十分明显了。

也正因为如此,隐性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它是难以周密计划的,却是可以作出许多安排的;虽然学生主要是无意习得的,学校当局或教师们却可以而且应当是有心人;虽然习得的效果是难以测量和预期的,当着力于隐性课程的有效建设时,许多美好的后果又是可以期待的;虽然隐性文化是需要历史刻记的,但有作为的学校当局或教师们往往还要自己操作历史的刻刀,让历史写下更重的手笔。

当我们弄清楚了高质量的隐性课程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时,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弄清如何去建设它。这些条件也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隐性课程的应有特性(与本有特性相对,相平行),现分述如下:

1.整体性条件

学校隐性文化是隐性课程的“基本教材”,因此,隐性课程建设的着眼点即在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

某种文化只有附着于(或在相当程度上附着于)师生群体时才可能是一种有效文化,才成其为主隐文化,才能产生应有的感染力。

2.互容性条件

这一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隐性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容性;二是学校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相容性;三是诸隐性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容性。

3.情感性条件

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能产生积极的感受,这种感受可能是在经历了磨难与痛苦而产生的,这种特殊的习得并非伴随着愉悦。然而,通常所说的在学校隐性文化中的习得一般是在愉悦心境下实现的。

隐性课程是建立在间接影响方式上的,心理过程要细腻些、复杂些,过程常常是从无意心理活动(无意注意,无意识记,无意感知)开始的,因而良好的群体心态、良好的情感条件是十分重要的。(www.xing528.com)

和谐的情感是带领学生进入隐性课程最好的导师,它使暗示的效果倍增。

4.知识性条件

显性课程的学术性是好理解的,同时我们已经知道,隐性课程也不全是非学术的。隐性文化产生作用的知识性条件还比较特殊,群体的平均知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隐性课程,因而群体平均知识水平的提高本身可视为隐性课程建设的条件。

自然的风,虽然看不见,却间接可见,或直接通过感觉器官感知……隐性文化这股“风”,则不能只靠感觉器官,还必须借助想象力、联想力去感知,想象力越丰富,隐性文化越被深切地感受到。从隐性文化中喷涌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更需要一定的知识性条件才能被更好地体验到。

5.个性鲜明性条件

隐性课程没有“发号施令”,没有确定的主导者,那么它靠什么“吸引”学生呢?隐性课程靠什么让他们进入角色并深深“吸引”他们以达到良好效果呢?靠学校隐性文化的丰富性,靠它鲜明的个性。如果学校隐性文化中真善美的东西都有,学生就可从不同角度都可获得,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反之,如果学校隐性文化是单一的、贫乏的,那肯定是缺乏吸引力的。

学校隐性文化个性越鲜明,隐性教育的效果越好。没有个性的学校,没有传统的学校,是苍白的学校,因而也是隐性课程脆弱的学校。如何才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传统呢?鲜明的个性再加之以时间的洗礼,就会经过传递和承袭成为传统,就会作为传统而传递和承袭。

隐性课程由谁来建设?由整体性条件、互容性条件可以看出,校长是关键性人物,校长注重整个学校的校风建设是关键。学校隐性文化,既有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有物化的自然环境一类的东西;既有学术性的内容,又有情感化内容;既有学校中心文化,又有临界文化建设

学校显性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两翼,忽略了后者就是忽略了一翼,非常深刻的一翼,影响深远的一翼,反映学校特性的一翼。

学校隐性文化建设应是基本上潜隐于校长心中的重任,它在校长心中的分量,反映了他是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是否更懂得学校是什么。

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