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2.1 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一般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影响着基础设施的类型、结构、规模与分布。10.2.2 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要预测基础设施用地发展趋势,应从分析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环境因素入手。综上分析,预测“十二五”至2020年期间,经济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日益强烈,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给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10.2.1 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一般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影响着基础设施的类型、结构、规模与分布。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结构存有差异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提供服务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并直接影响到基础设施结构的变化。因基础设施覆盖了众多行业,一定时期内基础设施存量及重置规模也会对经济增长发生显性或隐性作用。

2.产业结构变化

基础设施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交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当然,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社会经济增长质量。但若某产业对基础设施提供服务的需求不能被满足,该类产业发展可能出现“滞后”,在其产业体系中形成“瓶颈”。

3.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对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十分复杂,两者又相互作用。一方面,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仅决定了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状况与完善程度。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一般始建并集中配置在人口稠密、建设条件适宜、生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并随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扩大、更新;人口稀少、建设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区域的基础设施大都比较缺乏,发展缓慢、完善度差。另一方面,有效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已形成的基础设施的外部性会产生区域间经济增长水平新的差异,从而加大基础设施发展上的差距。

4.宏观政策

国家宏观发展政策或战略对于基础设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会调整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促使区域性生产力布局变化,扩大或缩小金融贸易规模,改变生产和消费的供需关系,鼓励或限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使得经济社会对于基础设施产生不同的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会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流向,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机制,也会使基础设施建设更易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5.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和经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范围广,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要占到公共投资比重的40%~60%,占总投资比重的20%。世界银行有关数据也表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2%~8%。基础设施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的特征,因此大多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大都由国家财政出资。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来源、行为、构成与效益会对基础设施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合理确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应量力而行,以满足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为前提。

10.2.2 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要预测基础设施用地发展趋势,应从分析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环境因素入手。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三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1.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立市以来威海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9.54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 110.95亿元,年均增长18.92%,见表10-10和图10-8。从图10-8中可以看出, 1990年以前处于平稳增长期,此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威海市的经济水平又有了更快的发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威海市的经济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www.xing528.com)

表10-10 1978~2012年威海市GDP总量统计 (单位:亿元、%)

十一五”期间,威海市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 779元,持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8.3亿元,年均增长15.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2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517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1.6%。

图10-8 1978~2012年威海市GDP变化趋势

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复苏、国际产业转移升级为威海市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为威海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到2015年达到3 200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21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威海市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将以港口建设为中心,全面提高公路、铁路的通达深度和现代化水平,构筑以深水港口为核心,以海上航线、高速公路、公路、铁路为动脉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水利设施发展趋势将以保障水资源供给、增加农业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将相继实施。

综上分析,预测“十二五”至2020年期间,经济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日益强烈,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给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和物质保障。强烈的需求和坚实的保障将大大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增长状况分析

威海市197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状况见图10-9、表10-11。

图10-9 1978~2012年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趋势

表10-11 1978~2012年威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统计 (单位:万元)

从表10-11可以看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16 448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3 416 04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4.68%。其中“十二五”时期,威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更快增长势头。

为缓解发展中的矛盾,《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以年均增长11%的速度发展,到2015年达到3 2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达到210亿元,并确定将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资,将为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国家政策调控方向分析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指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必须正确处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贯彻本决定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研究提出利用规划修编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222号文件要求:要保障交通、水利、军事环保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按照国家以上文件要求,2006~2020年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仍是要重点保障的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