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类型:显性与隐性课程

课程类型:显性与隐性课程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

课程类型:显性与隐性课程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关于课程类型的划分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政治、品德类课程)、智育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文等)、美育课程(音乐美术等)、体育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广域课程(数学、语言、自然、社会健康等)、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

(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将课程分为认知性课程(重在促进学习知识的获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情意性课程(重在学生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4)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和应该如何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领悟的课程(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又称为正规和形式课程)和隐性课程(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影响)。(www.xing528.com)

在多轮课程改革的推力下,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以前的课程单纯地以学科内容为基础,过分强调学生对不同科目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的经验和感受,教育往往成为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成了盛装已有知识的容器。转向注重经验建构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学生自己形成的感受、体验、想法、经验等都成为其自身知识的一部分,学生成了新知识的“生产者”。

第二,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随着教育观的逐渐变化,人们意识到教和学的核心价值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实现预期目标——那样可能将教学变成单纯的训练,而是利用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例如,在大班活动“制作树叶标本”中,不再过分强调幼儿的作品做得好不好,而是关注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工具使用、设计创意等方面的表现,有针对地进行指导,以期满足其发展需求。

第三,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在传统课程中,基本均采用清一色的分科设课,如小学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幼儿园的语言、算数、音乐、美术等,这类课程以学科知识作为分类依据,教师容易把握,但它割裂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易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参照年幼儿童的认知特点;而具有跨学科、综合化特点的课程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模糊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弥补了分科课程的不足。

第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显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重视隐性课程反映了从更整体、更全面的视角看待课程,有助于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教育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