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的隐性课程:探讨定义、构成和设计

德育的隐性课程:探讨定义、构成和设计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构成、设计等方面,学术界认识远未达成一致。鉴于每个学校不同的人文背景,隐性课程在每个学校的表现方式及作用也不尽相同,这即是它的差别性。另外,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时,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甚至有的学生是在走上社会以后才慢慢显现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如果想对隐性课程加以量化,显然是困难的。当然,这不是说要取消德育的显性课程,况且也不能取消,我们的用意在于必须重视隐性课程。

德育的隐性课程:探讨定义、构成和设计

(一)隐性课程概说

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作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30]隐性课程也称“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等,它与“显性课程”、“正式课程”相对。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美国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Phili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中明确提出的,此后得到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

有关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不仅如此,基于不同的理论支持,所描述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Husen主编)认为:“隐性课程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结果,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秩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31]我国台湾学者陈伯璋教授认为:“隐性课程包括常数和变数两个部分。其中,‘常数’部分是指散播于学校教育各个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教师的期待、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未预期的意义、教室内移动方式、谈话流程等‘教育工作者分析合理知识以及界定其运作概念的方式’。‘变数’则是指组织教学、能力分组、升留级制度等‘组织变数’,学校气氛、领导作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系统变数’,信念系统、价值观念、认知结构、意义等社会向度或‘文化变数’”。[32]而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杰克逊认为:“学生在读、写、算,或全体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经验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它心理状态的发展。而且,这些非学术的教育结果,比学校教学更有影响力。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即为隐性课程”。[33]我国有意识的研究隐性课程,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至今隐性课程不仅是课程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构成、设计等方面,学术界认识远未达成一致。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的不同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都有一些相对认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影响结果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其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第三,从影响的计划性角度看,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无意识的和不明确的影响。第四,从影响的效果上看,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34]总的说来,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完整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涵盖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它同显性课程一起构成学生学校生活经验的整体内容。当然,它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同显性课程有明显不同。

(二)隐性课程的性质

1.目标上的统整性和难预期性。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统整性和全面性,它不仅使显性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科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的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通晓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素养的合格人才,通晓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完成,而具有人文素养,则是学校教育应全力以赴的工作内容。

2.内容的渗透性和差别性。隐性课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渗透到教学系统,而且渗透到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渗透到德育,而且渗透到学校其他教育活动当中,这种强渗透性使我们难以把握与认识。鉴于每个学校不同的人文背景,隐性课程在每个学校的表现方式及作用也不尽相同,这即是它的差别性。这种渗透性和差别性,使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对它加以重视。

3.实施过程的潜在性与复杂性。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反映而影响学生的,它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当然,隐性课程的存在形式、作用方式、影响机制都非人为可以控制,因而它具有一定复杂性。

4.结果的隐蔽性和难量化性。隐性课程的结果,一般很难觉察,当作用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时,更难以观察结果。因为每个学生所受的影响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另外,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时,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甚至有的学生是在走上社会以后才慢慢显现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如果想对隐性课程加以量化,显然是困难的。[35](www.xing528.com)

(三)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道德教育如果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36]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属于显性课程,它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管当前学生是否愿意接受,它都会毫无商量余地的开设,这经常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抵触的情绪,其效果可想而知。隐性课程则不同,它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学校德育的教育影响。当然,这不是说要取消德育的显性课程,况且也不能取消,我们的用意在于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那么,隐性课程于学校教育中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有必要加以说明的,以期引起对它的关注。

1.存在于学科教学中的非正式德育隐性课程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专门设置的学科类德育教育课程,有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这些课程当然属于显性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但是,通过正式教学以后的学生收获并不一定是教育者所期望的那样,甚至有可能是“负面”收获。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学校氛围、环境、校风、教师品质与人格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层含义是指除德育学科教学以外的其它学科课程。这些学科教学内容中含有德育教育因素是不容质疑的,例如语文、历史地理、小学社会课等。但是,是否会对学生产生我们所期望的教育影响却不一定。因为学科课程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本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有意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鉴于德育教育有相关的课程和内容及教师,学科教师并不一定会认为德育教育也是他们份内的工作内容;如果教师自身有品格或人格缺陷,那么学生收获的是什么就很难以确定了。

2.存在于学校教育体制中的隐性德育教育课程体制的含义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学校教育体制是指学校、班级中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存在于学校教育体制中的隐性教育影响是较难控制与掌握的,有时是非预期的。不同的领导方式,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班级领导,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这一点已得到国外学者的验证。例如,利比特与怀特等人通过研究不同领导方式下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发现,不同领导方式等隐性课程因素对学业成就和学习态度的影响非常显著。所以,有一个好的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规章制度在我国中小学可以说制定的比较多,但是在可操作性上比较差,内容也比较空洞。例如,中小学生守则共有十条,其中第九条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什么叫有责任心,这种显性要求学生不一定自觉去做。但是如果我们组织一些“有意识”隐藏的培养责任心的活动,学生到有可能会按我们预想地去做。学校的管理模式在有些地方是比较科学和人性化的,这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或反之。

3.存在于旨在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引导人热爱生命,积极寻找生活的意义,拓宽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人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位受教育者在这样一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良好环境中成长与发展,学校教育工作者正是为了人们的这种美好的期待与向往而努力工作着。但是,这一切教育活动如果是事先认识到或规划好的,那就不是隐性的,或者说,即便是事先认识到或规划好的,活动期间对学生发生的影响及作用有时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我们一方面用针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来精心策划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须加强学校一切工作人员包括从领导、教师及学校一般勤杂工人的品德修养,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其行为举止、人格魅力、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等,在课堂及教学活动中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班级中,耳濡目染,一些亲和善良的品质会渐渐形成,懂得关心、理解、体谅他人,相互合作,共同分享。反之,相互戒备,互不信任,自私偏狭。所以,营造一种好的学校环境,使一切教育活动能够按照我们设想的目标进行,学生身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有意无意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4.存在于“校园文化”方面的隐性德育影响“校园文化”从有形范围去确定,当然是指学校校园,所有在校园活动生存的人,包括学生、教师、领导、后勤人员等,都会对校园文化发生影响。校园文化的无形范围太大,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的人也太多,我们不一一列举。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在物质层面上,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绿化、学校所在地理位置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优美、整洁、有序的环境会使人的行为自觉不自觉的优雅起来,或者反之。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它主要指渗透在学校的精神氛围:包括办学方针、校风、教学观念、教学风格、班风、教师整体素质、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在一个精神氛围好的校园,学生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健康向上的观念、作风,会有意无意的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与社会主流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形式正确的人生目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之,学校校园文化如果不进行积极健康的培养,可能会对学生精神发展带来困惑、迷惘,以至于迷失自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它所涉及的学校各个层面的活动来看,它几乎无处不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甚至是无效或负效的教育。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的实现的中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对其未来成员传递道德价值,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来说,课程中的内容体现国家意志和统治思想,具有一定权威性和权力性,但知识化倾向较为突出。德育的活动课程是个体道德践行的过程,它为个体提供了验证道德知识的平台,通过它的活动促使学生人格日臻完善。德育的隐性课程是目前仍在探索的科学领域,关于它的研究已凸显出其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扑捉它对年轻一代的良性影响,审视它的不利因素,客观的对待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