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传染病防治法》翻译中的态度资源

评价《传染病防治法》翻译中的态度资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染病防治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员,特色鲜明,是我国法律文化的体现。例1a“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很好地阐明了《传染病防治法》立法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评判意义,增强了语势。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

评价《传染病防治法》翻译中的态度资源

1.显性评价——词汇选择

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出,语言是社会人在一定的语境下的交际工具。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语境研究着重从人的外部世界(即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徐珺、夏蓉,2013)。评价理论关注话语发出者或作者表达特定的立场以及与实际的或潜在的受众或读者协商这些立场时所使用的语言资源。法律语言,包括立法、司法和法律科学阐释中具体运用的语言,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技术语言,具有庄重性、严密性的特征。法律语言逻辑必须清晰、准确、得当。法律追寻准确性,同时存在准确用词与囊括性用语,大多名词都有极精确的含义,即使是囊括性用语也不会因个人理解,在法律理念体系面前显现主观判断的偏差。法律词汇的态度同样体现人际意义。例如:

例1a.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制定本法。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例1b.This Law is enacted in order to prevent,control and put an end to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and public sanitation.With respect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State implements a policy of putting emphasis on prevention,combining prevention with treatment,exercising classified control,and relying on science and the masses.(引自LPRCPTID,2013)

根据评价意义的三个主要部分[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在法律翻译中,词汇的运用映射出立法者的态度。《传染病防治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员,特色鲜明,是我国法律文化的体现。例1a“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很好地阐明了《传染病防治法》立法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评判意义,增强了语势。例1b.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依靠科学、依靠群众”译为“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and public sanitation”“relying on science and the masse”同样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传染病防治法》颁布者的态度。语言使用者通过对词汇、语法或篇章结构的选择和运用来确立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或保持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徐珺,2011)。

2.显性评价——鉴赏分析

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之一是态度,而态度又分为判断、情感和鉴赏(Martin,2000)。鉴赏是对行为或事物的评价。立法文本,根据立法者的目的和意图,通常禁止或鼓励某种具有法律意义、引发法律后果的行为或事件。当立法者希望鼓励某件事物发展时,就会使用表示积极意义的鉴赏词语,反之,则会使用表示消极意义的鉴赏词语。因此立法文本可以适用评价系统中与态度相关联的理论进行分析。如:

例2a.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例2b.The State develops modern medical science and such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and supports and encourag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a view to rais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The State supports and encourag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The State supports and encourages units and individual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引自LPRCPTID,2013)

在例2源语文本里,鉴赏是正面的,通过表示积极意义的“发展”“支持和鼓励”等词来表达,而且连续3次使用了“支持和鼓励”,例2b同样使用了表示积极意义的词语develops和3个supports and encourages。法律文本中使用鉴赏词的多寡以及使用积极还是消极的鉴赏词表明了官方(国家)的态度与立场。(www.xing528.com)

3.隐性评价

Thompson&Hunston(2000)指出,评价在小句中的位置越不显眼,就越能成功地操纵读者。读者如能认可这种信息,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就有可能对语篇所蕴含的更广泛的意识形态内容持接受的态度。正如朱永生(2009)所说的,like、please等动词,happy、lawfull等形容词,viciously等副词“并不是评价意义的唯一体现形式……评价意义也可以通过隐性的方式得到表达”。

这一点在立法文本中同样适用。例如:

例3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例3b.All units and individual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accept th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taken b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agencies for investigation,testing,collection of sampl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r isolated treatment of such diseases,and they shall provide truth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eases.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agencies shall not divulge any information or materials relating to personal privacy.(引自LPRCPTID,2013)

例3a的黑体字都没有使用显性的评价语言标记,但它们却包含着评价意义,即隐性评价意义。内在含义为无论“这个单位”,抑或是“个人”源自哪里,《传染病防治法》提到的(在疫情防治)时期,在中国领域内都一视同仁,必须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例4b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提出了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同时,例3b的第二句使用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agencies shall not divulge any information or materials relating to personal privacy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限定了法律义务与权限,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通过上述隐形评价理论,不仅建构了语篇(Thompson&Hunston,2000;徐珺,2011;徐珺、夏蓉,2013),而且表达了作者或发话人的观点,反映其所在社会、地区的价值观念系统,能够建立并保持交际双方的关系。

“不同于文学翻译,法律翻译因其翻译文本承载着大量法律信息,需要发挥法律的功能。法律的严肃性对语言的准确严谨有很高的标准,所以准确严谨是法律翻译的最重要标准。忠实原文内容,力求准确无误是法律翻译区别于其他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张法连,200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之一的《传染病防治法》,其英译文体现了准确、严谨、忠实原文之特征。法律翻译纷繁复杂,如图1所示。

图1 法律翻译的复杂性(Sandrini,1999;徐珺、王清然译,2017)

对此,我们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因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