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空社会科学:新范式

时空社会科学:新范式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逐渐地,一个新的空间社会学诞生了。由于假设就是思辨的结果,所以,这种实证的流派和思辨的流派之间可以有机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空间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范式。当然,要实现这种“合流”,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障碍,但是,空间社会学的这种“合流”应该是大势所趋,是这个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空社会科学:新范式

2013年11月,在一本葡萄牙语学术期刊《快速社会(Tempo Social)》上刊发了一篇名为“空间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之后(After the spatial turn:for a sociology of space)”的文章。这个题目说明,在2013年之前,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已经开始,并且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一个标志性著作就是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1984年发表的《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于传统的社会学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社会理论的主要缺陷之一是不能考虑社会行为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在批判与反思中,对于空间的社会学研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社会学的空间转向特征日趋明显。这是空间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脉络,主要是通过思辨的方式来进行的规范性研究,重在建构和阐述空间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类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对传统社会学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的,大多与后现代性以及结构主义等理论相结合,往往叙事宏观,逻辑复杂,言语晦涩,比较难理解。但是,这类研究往往能够从哲学高度来审视空间的社会意义,阐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对于认识和理解时间、空间与社会深层次互动具有启发性。社会学领域中的“空间社会学”,主要是指这个流派。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使得空间社会学能够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方法。逐渐地,一个新的空间社会学诞生了。与思辨的空间社会学不同,新的空间社会学以实证研究为主,充分吸收了包括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最新方法,对于空间与社会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2000年,在《国际地区科学研究(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刊发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尔.F.古特柴尔德(Michael F.Goodchild)、卢克·安瑟伦(Luc Anselin)等人所著的“走向空间整合社会科学(Toward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一文,明确提出了“空间整合社会科学”,并从思想、方法、技术与工具等方面分析了开展空间整合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这类研究,主要是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应用空间分析方法来开展实证研究。随着动态性空间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空间数据的可获得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这种方法,形成了空间社会学的一个新的流派。与思辨的流派相比,这种实证的流派更加偏重于对于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假设的实证检验。由于假设就是思辨的结果,所以,这种实证的流派和思辨的流派之间可以有机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空间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范式。当然,要实现这种“合流”,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障碍,但是,空间社会学的这种“合流”应该是大势所趋,是这个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www.xing528.com)

无论是思辨的流派还是实证的流派,理论的起源都来自西方,因此,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其实,中国古代就早已系统性研究和探索空间与社会的关系,并且产生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辨和实证相结合。在《周易》中,就有非常丰富的时空分析,阐述了时间、空间、位置与前途、命运、祸福等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时间、空间与个人的活动和作息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朴素而丰富的时间、空间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思想,强调的是一种社会与时空之间的动态平衡与统一的思想。这种时空分析的思想,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形成了具体指导社会活动的方法,比如风水学。这种东方的学问,可以和西方的学问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东西方“大合流”的时空社会知识体系。所以,时空社会科学是思辨与实证合流的学问,也是东方与西方合流的学问,是一门基于古今中外的思想、方法的整合与创新的关于时间、空间与社会的综合学问。这样的学问,有助于汇集和梳理各方面的智慧,全面而系统地阐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也有助于打破特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实现理论上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