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是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的社会追踪调查项目,旨在通过追踪调查的方式来系统性地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现状及其变迁轨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CFPS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正式实施基线调查, 共发放样本 19986 户,最终完成了 14960 户家庭、33600 名成人,8990 名少儿的访问。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

这里通过实证的方法,模拟省际竞争中的空间博弈。根据《新中国六十五年》得到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从1996年到2008年共13年的数据。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空间博弈。在这个多阶段动态空间博弈中,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任何现实中的博弈,都是在特定时空下发生和继续的,因此,相较于一般的动态博弈模型,多阶段的动态空间博弈更贴近现实的世界

变量是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这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也是衡量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自变量是人均GDP(万元)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前者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后者是衡量地区居民存款意愿的重要指标。

表7-10:历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描述统计分析

表7-10是从1996年到2008年各地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情况,其均值从1996年每万人37个在校大学生持续增加到2008年每万人的177个在校大学生,保持了逐渐持续增长的态势。这段时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时期,大学生扩招以后,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在校大学生在人口中的比例也是持续上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地区之间在发展高等教育上的差异也在加大。根据表7-10所示,标准差从1996年的56增加到了2008年102,这说明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表7-11:历年人均GDP描述统计分析

(www.xing528.com)

根据表7-11所示,我国人均GDP从1996年的5880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25410元,增加幅度还是很明显的,增加的速度也很快。总体而言,人均GDP在1996年以来都是逐年增加的,这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会随着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了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

表7-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描述统计分析

续表

根据表7-12,从1996年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储蓄的意愿依然很强烈。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一方面,表明老百姓投资渠道还是比较少,除了部分投资到股票市场之外,很大一部分都存到了银行;另一方面,老百姓风险规避的储蓄动机比较明显,存钱主要为了未来买房子或者为了子女的教育。这些都是为了家庭的长远发展着想,为了未来的保障而存钱。

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采用随机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来进行回归,用的是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在自变量中,除了人均GDP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之外,考虑到时间效应,因此,引入了年份虚拟变量,从1997年到2008年共12个年份虚拟变量,旨在考察这些年份对于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省际竞争是促动地区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邻近省和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互动和竞争,这种空间效应就需要引入到实证模型中进行检验和研究。在本研究中,既要考察因变量的空间滞后效应,又要考察自变量的空间滞后效应,还要考察空间误差效应,因此,在空间面板模型中,这些空间效应都一起被纳入模型中进行回归和检验。当时间期数比较少时,比如三期,一般不用能自变量滞后效应。但是,本研究中时间期数是十三期,所以有足够的信息用来进行自变量滞后效应的检验和研究。这里,对除年份虚拟变量之外的两个自变量的空间滞后效应进行检验,进而分析这些自变量在地区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竞争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