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担保业务流程及控制技巧

担保业务流程及控制技巧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调查、了解的被担保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情况和企业的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经审批后,与被担保企业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签订后,担保经办人员应及时登记担保业务台账。担保期间,被担保企业和受益人因主合同条款发生变更需要修改担保合同内容,应按要求办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担保业务经办部门要及时通知被担保企业,担保合同终止。

担保业务流程及控制技巧

(一)担保业务的受理。受理担保业务时,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

1.被担保企业出具的担保申请书;

2.被担保事项的经济合同、协议及相关文件资料;

3.有关反担保的资料。

担保业务的受理阶段,企业对担保业务材料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完整性。主要审查被担保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种类是否完整、齐全。

第二,合法性。审查被担保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以及申请的担保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第三,规范性。主要审查被担保企业是否符合企业规定的担保原则、标准和条件。

(二)调查了解被担保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企业可以以被担保企业经有资格机构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为基础,通过调查被担保企业财务部门和主要管理者,必要时向被担保企业的商业往来客户、供货商和其他债权人,询问被担保企业资信情况,核对财务报表和主要凭证,查看库存,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企业的动态情况以及走访外部管理部门,了解其对被担保企业的评价,核实有关情况等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

(三)担保业务的审批。

担保业务审查人员通过对调查审批报告及相关材料的审查,分析被担保企业的履约能力、反担保情况及本企业相关利益,对照本企业的担保责任、担保标准和条件等政策规定,决定是否办理该担保业务。

(四)签订担保合同。

根据调查、了解的被担保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情况和企业的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经审批后,与被担保企业签订担保合同。担保合同一般一式3 份,一份交受益人;一份由会计部门作表外或表内科目登记的附件;一份由经办部门存查。担保合同签订后,担保经办人员应及时登记担保业务台账。

(五)担保检查。(www.xing528.com)

在担保有效期内,担保业务经办人员应对被担保企业资格、经营管理和担保等事项进行检查,并了解担保事项的进展情况,促使被担保企业按时履约,或在本企业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后能及时得到追偿。企业可以规定检查的时限,如担保期在1年以内或风险较大的担保业务,担保业务经办人员需每1 个月进行一次跟踪检查;担保期在1年以上的担保业务,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跟踪检查。

(六)担保合同的履行。

担保合同的履行,是指担保合同签订后,企业应被担保企业和受益人要求对担保合同进行修改或应受益人要求履行担保责任,或在保证期满担保合同注销的过程。具体包括修改、展期、终止、垫款、收回垫付款项等环节。

1.担保合同的修改。担保期间,被担保企业和受益人因主合同条款发生变更需要修改担保合同内容,应按要求办理。例如,对增加担保范围或延长担保期间或者因变更、增大担保责任的,按拟重新签订的担保合同的审批权限报有权审批部门审批。其中,经办部门应就担保合同的变更内容进行审查后,形成调查报告,同时要求被担保企业提出修改担保合同的意向文件。经批准的,经办部门再重新与被担保企业签订担保合同。

2.担保合同的展期。对于担保合同的展期,应视同新担保业务进行审批,重新签订担保合同。

3.担保合同的终止和注销。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担保业务经办部门要及时通知被担保企业,担保合同终止。

(1)担保有效期届满;

(2)修改担保合同;

(3)被担保企业和受益人要求终止担保合同;

(4)本企业替被担保企业垫付款项。企业已经承担担保责任的,在垫付款项未获全部清偿前,经办部门不得注销担保合同,并要向被担保企业和反担保企业发送催收通知书,通知被担保企业还款。

(七)垫付款项及其催收。

1.担保业务垫付款项的前提条件和内部批准手续。担保期间,担保业务执行部门收到受益人的书面索赔通知后,核对书面索赔通知是否有有效签字、盖章,索赔是否在担保规定的有效期内,索赔的金额、索赔证据是否与担保合同的规定一致等内容。核对无误后,经有权签字人同意后对外支付垫付款项。

2.垫付款项的催收和处理。担保业务经办人员要在垫款当日或第2 个工作日内,向被担保企业发出垫款通知书,向反担保企业发送《履行担保责任通知书》并加强检查的力度,以便及时、全额收回垫付款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