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对美好生活新要求: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新要求: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研判是我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了正确研判,就是对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生态文明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新要求: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研判是我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深刻把握主要矛盾一直是我党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和制定相关政策。

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了正确研判,就是对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40年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国家综合国力高速增长,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由解决“吃饱”问题的生存需要到“吃好”“住好”的享受需要再到发展需要;需求的范围与内容也不断丰富,从衣食住行发展到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了全面部署并制定了战略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针对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批示和讲话,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掀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www.xing528.com)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紧密相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生态文明社会是一种能够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状态,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目标,以环境承载限度为基础,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社会能够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人民群众生活在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环境中享受生态幸福。生态文明社会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生态文明社会不仅是指人对自然态度的转变,而且是在人与自然和谐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文明,是一种多向度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关注人的发展状况,主张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鼓励人们追求绿色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是追求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形态的经验总结,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体现,同时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