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票据诈骗罪-经济刑法研究:概念,构成与案例

票据诈骗罪-经济刑法研究:概念,构成与案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本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本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过期”指超过票据有效兑付期限。“冒用”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拾得他人遗失的票据而加以使用,明知是以诈欺、盗窃等不法手段获得的票据而使用等。

票据诈骗罪-经济刑法研究:概念,构成与案例

(一)本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本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票据管理秩序和票据所有人及受益人的财产所有权。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金融票据”是指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汇票本票支票,其概念如前所述。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金融票据诈骗行为具体表现为:(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这里的使用,既包括直接利用这种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骗取财物,也包括直接利用这种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充作抵押或者其他交易的筹码骗取财物;(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这里的作废,是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不能使用,它既包括票据法中所说的过期,也包括无效以及被依法宣布作废的情况。所谓“过期”指超过票据有效兑付期限。“无效”票据是指: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不一致的票据;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更改的票据;汇票、本票、支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不全的票据等。“被依法宣布作废”的票据:如国家规定更换票据版本后,旧的票据版本就是宣布作废的票据;(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这里指明知是他人的金融票据,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假冒他人之名,非法使用这种金融票据。所谓“他人”指票据合法的所有人或者持有人。“冒用”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拾得他人遗失的票据而加以使用,明知是以诈欺、盗窃等不法手段获得的票据而使用等。(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所谓“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在银行没有存款或存款不足时签发的无法兑现的支票。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是指支票出票人在其签发的支票上加盖与其预先存留在金融机构中的印鉴不相一致的财务公章或者支票出票人签章,将其交给取款人,使支票在金融机构不能兑现的行为。(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所谓“出票人”指制作票据,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的人。所谓“资金保证”指票据的出票人在承兑汇票、本票时具有按票据支付的能力。“无资金保证”即不具有按票据支付的能力。“出票时作虚假记载”指在签发汇票、本票时,不如实填写汇票、本票应记载的事项,使此票不能承兑。这些都是出票人用以骗取财物的手法。上述五种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其中之一,就构成本罪,实施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仍定一罪,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在量刑时可以作为从重情节考虑。构成本罪还必须达到诈骗金额“数额较大”。

根据《立案标准(二)》第五十一条 [票据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构成本罪的主体。(www.xing528.com)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于有些行为法律要求必须是“明知”,犯罪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二)关于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在实践中,很多犯罪行为人为了骗取客户的信任,更多地吸收公众存款,往往采取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和金融凭证来欺骗客户,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区别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如果犯罪行为人出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将吸收的公众存款用于投资或者其他正常用途,到时按期按约定返还给客户本金和利息的,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论。如果犯罪行为人将吸收的公众存款用于其他用途而不能到期按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为了欺骗客户,伪造金融凭证或者变造金融票据凭证来获取客户的信任的,应以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本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九条和第二百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