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指导:从感知觉和动作训练入手

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指导:从感知觉和动作训练入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维过程是沿着感觉—知觉—认知—思维的线路发展的。但婴幼儿的学习,应该从感知觉、动作的训练、学习入手。实际上,连数数都不会的学生需要进行的是感知觉和动作的训练,认知的训练对他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经过感觉的训练之后,知觉、认知、思维的训练有了更牢固的基础,方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指导:从感知觉和动作训练入手

思维过程是沿着感觉—知觉—认知—思维的线路发展的。在针对智力障碍孩子的教学中,感觉的训练是第一位的,没有感觉就没有一切。简单的感觉可以刺激孩子产生动作和行为。

动作和行为可以确认各种感觉,同时也会引发更复杂的反馈,反馈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知觉。复杂的知觉形成认知,复杂的认知形成思维。当一个人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必须经历这一完整过程,才能对事物形成全面的认知。成年人的学习,常常以认知为核心,向两头延伸。但婴幼儿的学习,应该从感知觉、动作的训练、学习入手。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并不十分重视感觉的培养,甚至没有意识到人的感觉也是需要培养的。这就导致教师在发现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最多追溯到学生最基础的认知学习——背诵、理解学科最基本概念。比如,在学生的数学有困难时,最多追溯到训练孩子数数。如果孩子连数数都不会,教师就没办法了。实际上,连数数都不会的学生需要进行的是感知觉和动作的训练,认知的训练对他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再比如有的同学画画时只能进行简单的涂鸦,学习了很长时间似乎都没有什么进步。过去我们的做法是,让他和其他同学有更多的交流,保持他涂鸦的兴趣,获得更充分的训练。这样下来几年,进步十分有限,甚至没有多大变化。现在我们明白,他们需要的不是涂鸦练习,而是知觉-动作训练,一种更基础的训练与学习。而这些感觉的训练,最好是在真实的环境(或者模拟真实环境)之下进行。(www.xing528.com)

所以一旦我们发现孩子当前的学习有困难,就要沿着这条思维路线向前追溯,一直追溯到感觉的培养和知觉-动作的训练,通过观察、测试,判断学生的哪一种感觉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哪一种基本生存动作没有形成,然后进行补偿训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感觉的培养开始的。没有感觉的培养,教学就容易出现各种困难。在美术学习中,最初的感觉培养就是训练对各种材料的光滑、轻重、软硬、纹理的感觉,以及对色彩的色相明暗、冷暖的感觉等,然后通过与其他材料进行对比后,方才有了知觉认识。

如果孩子的发展阶段处于感觉运动期,那么就要对孩子进行更基础的感觉训练,用手指、物体,采取掐、捏、提、按、抓、挠等各种手法,刺激孩子的皮肤,训练其皮肤的感觉。教师们在给孩子进行感觉训练的时候,往往会和感知训练混淆在一起,会忍不住用语言去给学生提示(各种名词、形容词),借以说明学生感知到的事物,这样做反而阻碍了学生专心体验各种感觉,同时也分散了教师自己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概念,听不懂教师的语言,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会觉得学生连这些名称、概念都搞不懂,徒然增加挫折感。实际上,此时教师做的已经是感知训练,甚至是思维训练而非感觉训练了。在感觉训练中语言是次要的,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经过感觉的训练之后,知觉、认知、思维的训练有了更牢固的基础,方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