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指导:拟似写实期技巧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指导:拟似写实期技巧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拟似写实期也叫理性阶段,这一阶段,有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能力比较强的智力障碍学生只能达到写实萌芽期,很难达到拟似写实期。智商=智力年龄/年龄×100,一名智商为60的智力障碍学生要达到拟似写实期,也就是智力年龄要达到12岁,那么他的年龄应该是20岁。他很崇拜能完成这种画的同学,只是他的绘画能力似乎只能达到拟似写实期,要进一步发展就很困难了。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指导:拟似写实期技巧

拟似写实期也叫理性阶段,这一阶段,有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发育的一个高峰,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迅速。从身体到大脑,都有着巨大的变化。从人类长期进化的角度来看,青春期的到来,表明人开始具有了生育能力。人变得追求独立,向往自由,开始为组成自己的家庭做准备。这时,他们对画得像的要求有了独立的意识。一幅画是否令他们满意的最重要的尺度就是:是否比自己以前画得更好。如果不如以前的画,即使有专家、朋友称赞,也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满意。

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各方面能力的快速发展,视野变得更加广阔,经验快速增加,获得了大量可供处理的信息,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孩子开始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追求独立自主。这种心理也影响到了他们看待外界的眼光。于是,孩子的绘画由主观自发的活动向理性的活动过渡。他们在绘画时,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但并不一定真的能达到目的。如果绘画的结果和他们的欣赏水平相当,那还可以继续学习,但如果以前没有经过正常的艺术学习,缺乏技能水平,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眼高手低现象,会让孩子彻底失去信心。在我国,学生一般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其实,只要教育得法,一周两节美术课也可以让孩子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

在表现的内容方面,学生比较喜欢表现群体关系,或者情感色彩比较明显的个体内容,即使是单个的个体,也是和诸多其他人物有着关系的个体。所以,很多时候你看他们在不断地画某个“无聊的”人物,其实这个人物后面是有丰富的故事内涵的。

图1-16是经过长期美术教育的正常孩子的一幅想象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孩子模拟了卡通形象的风格,并力求逼真,画面中远近的关系通过色彩的明暗和形象的大小表现出来,遮挡关系十分熟练,在人物的造型方面,有了一些明暗的处理,以求达到立体效果。这种细腻而细致的风格是智力障碍孩子很难达到的。(www.xing528.com)

能力比较强的智力障碍学生只能达到写实萌芽期,很难达到拟似写实期。这一点可以根据智商公式进行证明。智商=智力年龄/年龄×100,一名智商为60的智力障碍学生要达到拟似写实期,也就是智力年龄要达到12岁,那么他的年龄应该是20岁。这已经是人进入成年期的年龄。而人的大脑发育速度一般在15岁左右就达到了高峰,18岁时基本定型,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快速成长,因而也就难以达到更高的绘画发展阶段。

图1-17是图1-15的作者在16岁时的作品,从画面上看,前排的主要人物已经具有写实的特点,但后面的人物仍然很模式化,具有明显的样式化期的特点,正中间人物的手画得很大,学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见他的心智能力基本没有提高,没意识到人物比例的问题,具有样式化期的特征,由此可推断,他的绘画能力受智力的限制,基本上已经达到上限。要想突破,需要自我认知等较高级的思维参与,但这对他来说是很困难的。

图1-18是这名同学19岁时临摹的作品,对他来说,他觉得这种类型的画很难画,常常未能最终完成。他很崇拜能完成这种画的同学,只是他的绘画能力似乎只能达到拟似写实期,要进一步发展就很困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