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技能指导-欣赏·评述领域成果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技能指导-欣赏·评述领域成果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中,注视、追视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感觉运动期,即智力年龄在0~3岁的智力障碍孩子的目标,属于“知觉·动作”领域,本质上不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但因认识经验不足,还不能知觉艺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除加德纳外,还有不少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加德纳的研究还发现,在教师的和高年级学生的影响下,儿童的审美标准会自觉向更高一个阶段看齐。

智力障碍儿童绘画技能指导-欣赏·评述领域成果

对普通孩子来说,本领域包括了3个目标: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016年版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对这一领域设立的目标是:观赏自然景物、绘画与手工作品,初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观赏过程中,能注视、追视目标,培养视觉感受能力。

在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中,注视、追视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感觉运动期,即智力年龄在0~3岁的智力障碍孩子的目标,属于“知觉·动作”领域,本质上不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对照普通教育与培智教育设定的目标,我们来具体分析智力障碍学生能达到的程度:

(1)智力障碍孩子应该多感受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具有丰富性和无限性。中度及重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可以很浅显地了解一些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几个重要的美术家和一些美术作品,但对于了解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则比较困难。因为这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抽象思维的参与,而这恰恰是智力障碍学生从生理上就欠缺的。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多半会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价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部分目标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非常困难,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们无法掌握相关的知识,他们无法进行相应的抽象思维,更不可能从理念返回到实际当中。

(3)中度及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于“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至于能否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习惯问题,而非态度问题。

加德纳在《儿童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提出了儿童艺术知觉发展的五个阶段:

婴儿知觉期(0~2岁):认识他人和一些几何形的物体,发展最初的直觉力,但对有组织的形式表现出偏爱。

符号认知期(2~7岁):开始在一定文化背景下掌握图像、手势、声音、数、形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因认识经验不足,还不能知觉艺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写实高峰期(7~9岁):遵循写实原则,并以此判定艺术品的高低优劣。

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9~13岁):开始注意形式技巧及其形式的表现性。(www.xing528.com)

审美参与的危机期(13~20岁):处于无可非议的相对两极化的审美标准中。

除加德纳外,还有不少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儿童的审美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

智力障碍孩子由于智力发育迟滞,多数处于符号认知期,少部分能够进入写实高峰期。他们很难理解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绘画技法,分不清哪些是传统艺术,哪些是现代艺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除了少部分极重度的需要全监护的孩子外,他们仍然有着各不相同的感受美的能力。他们对色彩鲜明、图案清晰的作品有所偏爱,他们对画面的内容更感兴趣,很难理解画面所蕴含的深刻主题及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加德纳的研究还发现,在教师的和高年级学生的影响下,儿童的审美标准会自觉向更高一个阶段看齐。由此可见,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审美欣赏不但是需要的,而且也是有路可循的。这条路,就是遵循智力障碍孩子自身的发展水平。

欣赏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的,没有感受,欣赏也无从谈起。具体说来,从孩子开始进入美术课堂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美的存在。教师提供给孩子的教材应该是美的、吸引学生注意的、能唤起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材料。第一,孩子会比较喜欢见过的、真实的东西,如玩具动物、花草、人物等(图3-3)。第二,他们喜欢的是自己理解的作品。虽然他们的画很抽象,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喜欢抽象的东西。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喜欢抽象的图形,但那是因为这些图形具有鲜明的色彩。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简单、直接的符号系统,他们对与这套符号系统风格相近的美术作品会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各种为儿童创作的绘本、插画(图3-4),这些都比较符合他们的思维和审美,可以作为范例给他们欣赏。第三,受视觉发育特点的影响,他们会比较喜欢色彩鲜艳、易于“看得清楚”的作品。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图片的时候,一定要多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手段,寻找适合的作品提供给学生。图片内容复杂点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要把内容和形式美感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第四,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影响,如走廊画展、班级设计、美丽的校园等(图3-5)。

图3-3 教学用玩具

图3-4 绘本

欣赏的内容包括自然美、人文美、美术作品三部分。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对自然美的欣赏应该占很大一部分。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感知,而大自然的美则是丰富多彩、原生态的。学生可以通过摄影影视旅行、游玩来感受丰富的自然美,这对他们的审美发展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人文美并不是单指艺术文化,它更倾向于道德文明、个人修养领域,即我们平时所谓的内在美。通过发现、体验社区中、社会中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行为,感受现代文明的风尚,同时也鼓励孩子们亲身实践。目的在于培养智力障碍孩子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敏于感受社会及他人的关怀的品质,这对他们未来走入社会,在社区中生存会有很大帮助。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可以中国的艺术作品为主,一方面欣赏重要画家的作品,另一方面欣赏传统工艺、现代工艺、现代设计作品,特别是与节庆有关的内容,因为未来他们接触这些艺术形式的机会比较多。另外,可以通过临摹名画家的作品,或者模仿其绘画技巧、绘画内容、绘画风格等领悟名画中的审美因素,更好地达到欣赏的作用。

低段(涂鸦期) 结合造型表现活动,欣赏他们能够理解的儿童画,优秀的动植物、静物、儿童生活摄影作品,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兴趣。

中段(前样式化期) 继续欣赏他们能够理解的儿童画,具有童趣特点的画家作品,优秀的动植物、静物、风景、儿童生活摄影作品。欣赏生活中的设计艺术,特别是与节庆有关的内容艺术形式,把美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段(样式化期及写实萌芽期以上) 这个阶段的智力障碍学生除了能够达到以上目标,还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他们能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并对形式美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虽然他们很难理解艺术史,但可以通过临摹、描摹、拼图、看画展等手段加深印象,深入地感受美、欣赏美。

图3-5 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