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变革:管理学及案例

组织变革:管理学及案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责任要求组织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变革。它体现出组织变革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变革的政策,以及对变革结果的追踪检查。其他的一些学者也都十分强调组织变革的计划性。展望阶段的任务是描绘组织变革蓝图,明确组织变革的方向。重建阶段的任务是开展具体的组织变革行动。

组织变革:管理学及案例

(一)组织变革的定义

所谓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管理人员主动对组织的原有状态进行改变,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这种变革的范围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如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成员和组织文化等。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

管理者可通过结构变革、技术变革和人员变革这三种变革方案来实施变革。具体地说,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专业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幅度、集权化与分权化等结构要素以及整体的结构设计而变革组织的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工作过程、方法和设备而变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员工的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而变革人员,见图8-1。

图8-1 变革的三种类型[2]

革命性变革是指彻底改变现状,抛弃旧的一套而断然采用新的方法。这种变革遇到的阻力大、常以独裁式变革方式出现。如:大刀阔斧地“洗牌”,改造组织结构框架,重新调整人马。数所大学的合并就属革命性变革的例子。

渐进性变革是指采用逐步演变的方式,在原有的结构与框架中进行一系列小的改变。这种变革不易触及组织的根本问题,进展缓慢,把握不好的话收效不大,如为协调几个部门的关系,新成立一个委员会。

计划性变革是指自上而下地、有系统地研究问题、制定方案、实行有计划有目标的改革。这是一种参与式的变革、其阻力较小、比较理想。

(三)组织变革的作用

组织变革对组织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变革,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组织成员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都会得到提高,组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的任务更加明确;组织完成任务的方法更加明确;组织机构的管理效率更加提高;组织作出的决策更加合理、更加准确;组织更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信息传递更加准确;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更会得到增强。

(四)组织变革的目标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的发展,组织变革应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前提。当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必须随之而变。当然不是盲目跟随,不急功近利,应对环境变化,审时度势,认真思考。建立健全组织运行机制,改造组织结构和流程,使组织对环境更加适应。

2.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在提高适应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组织的自我创新能力,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和效益,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3.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每个组织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所树立的社会形象,都成为组织运作的必要前提。社会责任要求组织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变革。

(五)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的过程

组织变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必须是一种有计划的过程。它体现出组织变革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变革的政策,以及对变革结果的追踪检查。无目的的变革对组织来讲,是一种灾难。“顺其自然”的演变也必然使组织远远地落在竞争对手的后面。组织变革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不同学者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库特·卢因的观点

库特·卢因(Kurt Lewin)把组织变革过程归纳为现状的解冻(Unfreezing)——转变到新的情况(Changing)——重新冻结新的现状(Refreezing)的连续过程。

(1)现状的解冻。目的是明确变革的必要性,并让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组织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进而产生必须变革的共识。这一过程强调快速与共识。(www.xing528.com)

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理解变革的必要性,管理人员要与职工一道收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证据;与其他组织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的差距;聘请外部专家开展企业会诊,帮助论证变革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进行变革的形势和压力

(2)转变到新的情况。实施变革的过程往往由一个变革领导小组推动。这个小组最好由组织内部成员及外部聘请的咨询人员共同组成,由他们向职工解释变革的理由、日程安排、对组织和个人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鼓励职工参与变革计划的拟定和执行,就变革等问题向职工提供咨询,随时出面解决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3)冻结新的现状。即要把变革后出现的新的现状稳固下来。为此,应系统地收集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信息经常提供给变革的参与者,进而提高他们进行变革的信心。

库特·卢因认为组织变革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正向和逆向作用力此消彼长动态平衡的过程。换句话说,组织变革是变革推动力量和变革阻力较量的结果,推动力量强于阻力,则会促使组织变革;阻力强于推动力量,则会维持现状甚至倒退。

图8-2 组织变革的推动力量与阻力

2.弗里蒙特·E·卡斯特等人的观点

弗里蒙特·E·卡斯特(Fremont E.Kast)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也是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与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James E.Rosenzweig)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中,把组织变革分为6个步骤。

(1)对组织本身、组织取得的成就和缺陷进行回顾、反省和检查,分析研究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组织变革作准备。

(2)总结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3)拿组织的现状与所期望的状态比较,进一步探明问题,发现差距,明确变革的方向。

(4)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试行变革。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变革的具体行动。

(6)检查变革的成果,找出今后改进的途径,进而使变革过程又回到第一步,如此循环,以便使组织不断地得到完善。

其他的一些学者也都十分强调组织变革的计划性。《管理学基础——职能·行为·模型》在我国管理学界是一本很有影响的管理教材,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人把组织变革的过程描述为图8-3的模式。[3]

图8-3 改革管理的模型

3.组织变革三部曲:觉醒、展望、重建

组织变革是持续的过程,既表现为渐进式的调整,也表现为跳跃式的迈进。近些年来,不少学者把企业组织变革过程划分为觉醒阶段、展望阶段、重建阶段。见图8-4。[4]

图8-4 改革三部曲

觉醒阶段的任务是发现组织变革的动力,营造危机感,塑造出改革乃大势所趋的气氛,是组织变革的动员阶段。

展望阶段的任务是描绘组织变革蓝图,明确组织变革的方向。

重建阶段的任务是开展具体的组织变革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