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江仙夜登小阁,洛中旧游回忆

临江仙夜登小阁,洛中旧游回忆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与义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③。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闲登小阁看新晴⑤。南宋初年杰出的诗人,工于填词。疑难注释①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而又意味着月亮渐渐西落,不能长映于沟水之中,恰如被不断逝去的流水无声无息地送走。“闲登小阁”看似荡开笔墨,实则并非说作者有闲情,而是颠沛流离的残生挥之不去的一种伤悼之情。

临江仙夜登小阁,洛中旧游回忆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作者简况

陈与义(公元1090—公元1138),字去非,号简斋,祖居京兆,后迁居洛阳南宋初年杰出的诗人,工于填词。存词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疑难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②午桥:在洛阳南面。

③豪英:出色的人物。

④长沟流月: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⑤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⑥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诗文大意(www.xing528.com)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亮。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诗文名句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诗文欣赏

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

上片忆昔。头两句自然而然说出,不加雕琢,对当年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的追慕向往之情。

至后三句对场景细节做具体描绘时,便更见精彩。“长沟流月”三句,描写月亮倒映在河里,月光辉映在水面上,随流水无声地流逝,着力凸现其静谧与幽美,这流水就像流年一样逝去,而那亘古不变的圆月却见证了无情的流水,无情的岁月。同时流水未必完全无声,而是更加烘托出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而又意味着月亮渐渐西落,不能长映于沟水之中,恰如被不断逝去的流水无声无息地送走。正如华年盛事悄然而逝,真是巧语天成妙手得之。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快言爽语,意境甚佳。坐中豪杰在月光掩映下和稀疏的杏花影里,吹笛唱和,不觉已到天明。月光是柔和皎洁的,杏花影是稀疏而夹杂着芬芳的,悠扬的笛声与这月光花影融合,形成光影声色交融的清幽境界,涉笔至此,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已构成一幅动静制宜、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夜饮图,而彻夜吹奏的笛声则是它的余韵悠远的画外音

下片感怀,由回忆到现实而引发的感慨,流年似水似梦,短暂而虚幻,二十年间不知发生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诸如国破家亡、身世沉浮,因此虽残生尚在,不觉惊怪。“如一梦”喻示了作者身经浩动、如历噩梦的真实心境;“此身虽在堪惊”传达出噩梦初醒时的魂悸魄动、胆颤心惊之感,暗示他曾屡涉险境。“闲登小阁”看似荡开笔墨,实则并非说作者有闲情,而是颠沛流离的残生挥之不去的一种伤悼之情。词人本来就是心事重重的忧愁之人,更何况登上高阁,看到雨后云开的天色呢?

往事不堪回首,而登楼又撩人心绪,二十年来的感慨不可一一而道,附之一叹“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感、流离之痛,都尽付诸在三更唱起的渔歌之中。托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使全词的意蕴更趋深广与厚重。

总之,词人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发人深思,启人遐想。此词直抒胸臆,情感表达真切感人,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