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聪明人做老实事,你好,职场!

聪明人做老实事,你好,职场!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一定要老实,做应该做的事情。人最怕小聪明,因为聪明人总认为自己可以超越规律,比别人高明和精明,把偷懒当成享福,最终被打脸就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聪明人肯踏踏实实地做事,一定能甘之如饴,收获 多多。王开林当年以长沙文科状元身份考上北大,少年成名,是聪明人无疑,但他一直老老实实读书、做文、锻炼,收获越来越多,状态越来越好。

聪明人做老实事,你好,职场!

五年来,王开林阅读了关于曾国藩及其同时代敌友的大量文字资料,整套全集都有若干部。披沙沥金,熔铸成一本《国与家: 曾国藩这么做》,约41万言,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王开林曾为著名诗歌评论家、散文家李元洛先生大文化散文集唐诗之旅》《宋词之旅》《绝唱千秋》作序,题目是《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当然也可看作是他的夫子自道。简单说,就是把功夫做到位。

《国与家: 曾国藩这么做》原稿中有上千条注释。之所以不厌其烦标明出处,王开林说:“市面上有太多戏说曾国藩的书,我这样做,书中所述,无一处无来历,说明它是一部严整的传记。有时为了两条明确的注释,我会专门买下一本书甚至一套书。”

《国与家: 曾国藩这么做》还有姊妹篇,《功与名:左宗棠这么做》,也是洋洋洒洒40万字,正引帆待发。

当年王开林考入北大中文系,在燕园即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少年得名,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头扎进图书馆,饱览古今中外名著,据其散文《魔鬼计划》透露,他曾规定自己每天要读完一本书,才准上床睡觉。毕业后,他又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态度,坚持读书写作,厚积薄发,不知不觉出版了40多部作品。

王开林学中文,爱历史,尤其关注晚清人物,复旦大学早几年出版“王开林晚清民国人物”系列,洋洋洒洒,一套六卷:《狂人》《高僧》《隐士》《大师》《先生》《裱糊匠》。

同是晚清人物,王开林对晚清湖南先贤用力最多,其中又对曾国藩、左宗棠二人情有独钟,可谓不离不弃。尽管他在《天地雄心》《纵横天下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等旧著中对二人有过大篇幅的描述,但跟每次写作之前的准备一样,这次他又像一个称职的矿工,深入到新世纪出版的《湖湘文库》丛书、各种历史文献和研究著作中去发掘深层史料,每每有新收获,他都喜形于色,如同夺宝奇兵又胜一局。

这五年,王开林基本上处在一种高强度、重脑力劳动的状态中,每天阅读写作都在十小时左右。但我们每次见面,都丝毫看不到他疲累的样子。他说:“如果放在以前,一天工作这么长时间,早就吃不消了。”

这种状态得益于他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说他是锻炼达人名副其实、毫不为过。(www.xing528.com)

他家就在年嘉湖旁。每天的锻炼分布于不同的时间节点,风雨阴晴,各有应对之策。锻炼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跑步、走路、做俯卧撑、玩哑铃,引体向上更是他的最爱,这样的“套餐”既能改善体质,又能提升力量。他得意地说:“身体和精神都感觉越来越带劲了。”

锻炼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乏自律就准定只能“晒渔网”。引体向上是体操中的难度动作,他每次可以轻松做20多次。

王开林说:“我每天坚持锻炼,当然不是为了身材好看,而是为了读书写作。这次写《国与家: 曾国藩这么做》《功与名:左宗棠怎么做》,就体会到了锻炼的好处。”

他说:“要想写得多一点、久一点,就要具备一副过硬的身板。书生不可文弱,理应具备武夫的体魄,偷懒就等着吃药,与其吃药,不如流汗。”道理扎扎实实,做法老老实实,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难度就可忽略不计了。

春种秋收,什么事情都有规律。人一定要老实,做应该做的事情。人最怕小聪明,因为聪明人总认为自己可以超越规律,比别人高明和精明,把偷懒当成享福,最终被打脸就是大概率的事情。如果聪明人肯踏踏实实地做事,一定能甘之如饴,收获 多多。

很多人因为对饮食休息和锻炼身体漫不经心,正当壮年,五十岁左右,体质就开始“溜坡”,这时才记起要拉紧“手刹”,必定大费周折。精力不济,疾病缠身,一旦被痛风、关节炎、三高、糖尿病天天盯梢,工作和生活就会落入重灾区,悔之 无及。

花开果熟自有定期。王开林当年以长沙文科状元身份考上北大,少年成名,是聪明人无疑,但他一直老老实实读书、做文、锻炼,收获越来越多,状态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