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战秘闻:斯大林的失误引发的紧急警报

二战秘闻:斯大林的失误引发的紧急警报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斯大林在判断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出现了失误。此后,英国方面于6月18日向苏联驻伦敦大使发出紧急警报。斯大林认为,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正竭尽全力怂恿德国对苏联作战,认为他们正处在德军严重军事威胁之下,为了避免本身覆灭,非常希望德国进攻苏联。他对德国无数次破坏已签署的协议未作应有的反应,纵容使希特勒变得更加蛮横无礼,他认为苏联软弱可欺。德国进攻苏联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秘闻:斯大林的失误引发的紧急警报

1940年6月14日,德国军队占领了巴黎,在这个时候,斯大林要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就德国入侵苏联可能采用什么计划,起草一份全面的参谋报告。在1940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否定了这份报告。沙波什尼科夫认为,德国的主攻方向将在波罗的海和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之间,针对着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斯大林仔细听取了这一汇报,并几次走到地图前,他说:“我不明白总参谋部为什么拟订了把兵力集中到西部方向的方针。有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将沿最短的路线对莫斯科实施主要打击。但是,我认为,对德国人来说特别重要的是乌克兰的粮食和顿巴斯的煤。没有这些最重要的资源,德国法西斯就不可能进行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希特勒已在巴尔干站稳了脚跟,看来他将准备对西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当时斯大林在苏联全党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没有人想到去怀疑斯大林的意见和他对形势的分析。但是,斯大林在判断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出现了失误。由于这一错误,不得不在战争的前些日子里,把早先集中在乌克兰和后来调往那里的第十九集团军全部和第十六集团军的许多部队、兵团,大约100个师转移到西南方向,对战争初期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941年春天修订计划时,他对于现代战争初期的作战特点也缺乏充分考虑。当时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和参谋部认为,像德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之间的战争,应该还像以前那样开始:先在边境交战几天后,双方主力才进入交战。对希特勒的“闪电突击”和雄厚的人力、物力估计不足。并认为敌人兵力在集中和展开的时间方面,也会像苏方一样。事实上,无论是兵力还是条件都相差悬殊。

截止1941年6月,德国军队比1940年增加了355万人,总数达到850万人,即214个师。而苏联到6月份,连同征召的补充兵员在内,共有500多万人。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的有利时刻来到了。

1941年4月初,丘吉尔给斯大林发来一份亲启电报,提醒他注意德国军队的调动和德国即将向苏联发动进攻。此后,英国方面于6月18日向苏联驻伦敦大使发出紧急警报。苏联驻柏林大使馆的报告以及苏联在日本的杰出情报人员理查德德•佐尔格的报告,都提到了德国人侵苏联的确切日期。斯大林对这些报告均持怀疑态度。他仍然极不信任英国。他既不信任张伯伦,也不相信丘吉尔。斯大林认为,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的政府正竭尽全力怂恿德国对苏联作战,认为他们正处在德军严重军事威胁之下,为了避免本身覆灭,非常希望德国进攻苏联。尤其是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于1941年5月11日飞往苏格兰,这更加剧了斯大林对英国秘密外交活动的怀疑。

1941年春天,西方国家盛传苏联对德国进行大规模军事准备的挑拨性消息。德国报刊大肆渲染这类消息,并且抱怨说,这些消息使苏德关系受到损害。但斯大林对德国的阴谋未能觉察,他说,“用德国人吓唬我们,用苏联吓唬德国人,有人就唆使我们敌对,以收渔翁之利。”

斯大林对希特勒过分小心谨慎,总希望推迟战争的爆发,最后适得其反。他对德国无数次破坏已签署的协议未作应有的反应,纵容使希特勒变得更加蛮横无礼,他认为苏联软弱可欺。甚至到了最后时刻,即德国军事机器的弹簧缩到准备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的时候,斯大林还希望能防止发生可怕的冲突。但是,柏林已作出了决定:使用外交语言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对功联指挥员说,德国军队将在次日凌晨发动进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和铁木辛哥作了报告。“也许这是德国将领们把这个逃兵送来,是为了挑起冲突吧?”这是斯大林的第一个反应。“不,我们认为逃兵说的是实话。”总参谋长坚持说。随后政治局委员们都来了,经过审慎的讨论和研究,斯大林才最后同意发出这样一项命令:命令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西部、基辅和敖德萨各军区的前线部队,立即作好战备,准备抗击德国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但时间已经晚了。

斯大林做了这样的处理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好要在卧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下,突然有人敲门。门声刺痛了他的心:任何时候都不曾有人这样唤醒他,也许发生了最坏的事情,难道战争爆发了?斯大林勒紧睡衣走了出来,卫士长向他报告说,朱可夫有急事打来电话了。随后,总参谋长在电话上向他报告了德军空袭基辅、明斯克等城市的情况。这一切表明,他最不愿发生的事情——战争终于爆发了。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只见他拿着听筒沉沉地叹了口气,然后粗声粗气地骂道:“希特勒这个大流氓!”

他终于明白了,事实证明他对战争形势的判断错了,而这一错误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德国进攻苏联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

“巴巴罗萨”计划总的战备目标是: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该计划的制定者企图以大量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及航空部队进行“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西部红军主力,尔后向战略纵深发动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第一线,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1个师又20个旅,4300辆坦克,4.7万余门火炮迫击炮,4980架飞机,193艘舰艇,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3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由莱布元帅指挥,辖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群,共29个师,在第一航空队1070架飞机支持下,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以东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方向实施进攻,以便在有利条件下向列宁格勒推进。

中央集团群,由博克元帅指挥,辖第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二和第三集群,共50个师又两个旅,在第二航空队1600架飞机支持下,自波兰华沙地区向布雷斯特、明斯克方向突击割裂苏军战略防御的正面,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进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辖第六、第十一、第十七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坦克第一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共57个师又13个旅,在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1300架飞机的支援下,自波兰的赫尔姆,热舒夫向科罗斯坚、基辅方向进攻,夺占基辅及其以南地域内的第聂伯河渡口,然后沿第聂伯河右岸东南发起进攻,以使协同罗马尼亚境内进攻的军队,消灭右岸乌克兰的苏军,强渡第聂伯河,向顿巴斯发动进攻。

德军的“挪威”集团军和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共21个师又3个旅,在挪威和芬兰境内展开,由德军第五航空队和芬兰空军900余架飞机进行支援,夺取列宁格勒。

1941年6月13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争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是斯大林对战争的突发性,急迫性估计不足,唯恐敌人借故挑衅,没有立即下达命令。直到6月21日深夜,当大量的情报和事实业已确证德军将于翌日凌晨发动进攻时,斯大林才指示铁木辛哥下令各边境军区所有部队立即进入战争准备,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但是,这已为时太晚。苏军大部分部队还未接到命令,德军的炮火准备却已开始了。

希特勒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开始这场战争的,法西斯军队首先以大量的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国境线开赴的军队进行猛烈轰炸,并在苏军防御纵深地区空降伞兵,夺占要地,同时以数千门大炮对苏军的边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讯枢纽和部队集结地域实施猛烈轰击,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兵团为先导,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宽约为1500公里的地面上,发起全线进攻。苏联西部的66个机场遭到猛烈的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迎战,即毁于机场。许多重要的城市、通讯设施、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在德国航空兵和特务分子袭击下,遭受严重破坏。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上陷于瘫痪,部队出现了混乱。边防值班部队虽也进行了抵抗,但因得不到及时增援,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德军就前进了50~60公里。

6月22日凌晨4时30分,联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站在桌子旁边,神态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显然他很震惊。这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的时刻之一。他已经尽了一切可能来推迟这场战争——至少推迟到第二年春天。他以为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失败了。武器正源源不断地从国防工业输送给武装部队,紧张的训练正使部队的纪律效率日益提高。他常对别人说:“再有6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现在,斯大林知道自己对战争爆发时间的估计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他曾同所有的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将领商讨过他的决定,他们都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他们都为他所左右,意识到他的过人的智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他现在认识到这完全是他的责任。他错误的判断了希特勒的意图,他被这个盗世奸雄欺骗了。社会主义苏联面临一场浩劫,这场浩劫可能会严重影响到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及发展。

在6月22日凌晨会议上,斯大林经过一番沉思和政治局委员们商讨之后,授权发出第二号命令,号召各军区向入侵者进攻。事后证明这个命令是不切实际的。红军正混乱地退却,通信联系中断,莫斯科失去了同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部队和其它军区的联系。正如朱可夫在回忆中所写的:“6月22日拂晓,所有西部边境军区同部队的有线通信都遭到了破坏,各军区和各集团军司令部无法迅速传达命令。德国人预先投撒在我国领土上的破坏小组,在多处破坏有线通信,杀害联络人员,袭击我军指挥人员。至于无线通信,边境军区的大部分还没有这种装备。因此,通信联络就成为当时最紧迫的问题。”

在南线的基辅战役中斯大林与苏军总参谋条朱可夫发生了分歧。

7月29日,朱可夫作为苏军总参谋长,最高统帅部副统帅,就当时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和基辅的弃、守问题,曾当面向斯大林作过紧急汇报。朱可夫说: “莫斯科战略方向上的德军,看来,最近期间不可能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因为他们损失太大。他们现在缺少大量预备队来补充各集团军和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左右两翼。”“我们认为,在乌克兰,主要战斗可能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克列明楚格地区某地展开,因为敌南方集团军群装甲坦克部队主力已到达该地区。”朱可夫又说:“我军防御最薄弱和最危险的地段是中央方面军。掩护乌涅恰和戈梅利方向的第十三和第二十一集团军人员很少,准备也不足。德军可能利用这个薄弱点,向扼守基辅地域的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

“你的建议是什么?”斯大林警觉起来。

“首先加强中央方面军,至少给他增加三个得到炮兵加强的集团军;从西部方向抽调一个集团军,从西南方面军抽调一个方面军,从统帅部预备队抽调一个集团军。委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能干的方面军司令员。具体地说,我建议瓦杜丁将军担任。”朱可夫回答。

“怎么啦,你认为可以削弱莫斯科方向吗?”斯大林问。(www.xing528.com)

“不,不是这样。我们认为,这个方向的敌人暂时不会前进,而12~15天以后,我们能从远东抽调至少8个战斗力很强的师,其中包括一个坦克师。这样就不是削弱而是加强莫斯科方向。”朱可夫解释道。

“那么把远东送给日本人?”梅赫利斯挖苦地说。

朱可夫没有回答他,继续讲下去:“西南方面军必须立即全部撤过第聂伯河,在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接合部后面,应集中不少于5个加强师的预备队。它成为我们的拳头,好伺机打出去。”

“基辅怎么办?”斯大林凝视他的总参谋长向道。

朱可夫明白:“放弃基辅”这几个字对于所有的苏联人,包括对于斯大林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不能感情用事,作为总参谋长,他有责任向最高统帅建议采取在总参谋部和他本人,看来当前唯一可能的,唯一正确的战略决定。

“基辅不得不放弃。”朱可夫断然回答。

一阵难堪的沉寂……总参谋长努力控制住自己,继续汇报:“在西部方向需要马上组织反突击,以夺回敌方的叶利尼亚突出部。敌人将来可能利用这个桥头堡来进攻莫斯科。”

“哪里还有什么反突击?真是胡说八道!”斯大林发火了,他突然高声说:“把基辅交给敌人,亏你想得出来。”

朱可夫忍耐不住,回答说:“如果你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那么还要我干什么。我请求解除我的总参谋长职务,把我派到前线去,我在那里可能对祖国更有好处些。”

又是一阵难堪的沉寂。“请你冷静些。”斯大林说:“再说,如果你这样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缺了你也能行。”

“我是一个军人,准备执行最高统帅部的任何决定。但是,我对形势和作战方法有清醒的看法,相信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而且,我和总参谋部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汇报。”

斯大林没有打断他的话,显然已经平息了怒气。他十分平静地说:“你去工作吧,我们一会儿叫你来。”

朱可夫收起地图,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办公室。大约半个小时以后,他被叫到最高统帅那里。“是这样,”斯大林说,“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解除你的总参谋长职务,想叫你去担任实际工作。你有在实战条件下指挥部队的丰富经验。在作战部队你肯定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当然,你仍然是副国防部长和最高统帅部的成员。”

“命令我到什么地方去?”

“你愿意到哪里?”

“我可以做任何工作,可以指挥一个师、一个军、一个集团军、一个方面军。”

“冷静些,冷静些!你刚才汇报说要去叶利尼亚附近组织一次战役,那就请你负责这件事吧。”停顿了一下,斯大林又说:“必须把勒势夫——维亚洛马防线上各预备队集团军的行动统一起来。我们任命你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你什么时候可以动身?”

“一小时以后。”

“沙波什尼科夫很快就去总参谋部,你把工作交给他以后就 可以动身。”

朱可夫离开总参谋部到了叶利尼亚前线。

德军围攻基辅,从7月上旬开始,到9月19日基辅陷落为止,历时两个半月。

在南北约1000公里,东西纵深约五六百公里的广阔战线上,苏联西南方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总共有86个师。但在艰苦的防御战中,苏军已严重削弱,人员、武器都深感不足。德国南方集团群包括第一坦克集团军群,三个野战军集团军,另外还有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一个匈牙利军和一个斯洛伐克军。从7月20日起,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也直接参战,所以敌军总数共达82师。当时苏军一个师是8000人,德军一个师是1.4万到1.6万人,因此,德军人数比苏军几乎多一倍。

德军连续12天对基辅强攻,但都被苏军击退。德军强攻不成,便一方面改变战术,在基辅外围包抄和歼灭苏军,另一方面请求增援,经希特勒批准,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坦克集团军和第二野战军南下乌克兰,包抄和进击苏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在基辅南面,德第一坦克集团军也从别拉雅——策尔科维迅猛南下,8月2日,进抵别尔沃马伊斯克,切断了苏军第六和第十二集团军的退路。与此同时,德第十七集团军从文尼察南边向乌曼进攻,把苏军这两个军包围在乌曼的南边。被围苏军拼命杀敌,到8月13日,许多指战员壮烈牺牲,不少人被俘。

8月底,德第六集团军同苏联第五集团军在基辅以北展开激战。苏军且战且退。德寇紧迫,并渡过第聂伯河,突人杰斯纳河地区,在切尔尼哥夫地区同南下的德第二集团军会师,把苏军第五、第二十一和第三十七集团军围困在切尔尼哥夫,基辅和涅仁的三角地带。9月12日,德第一坦克集团军从克列明楚格北上,迎接南下的德第二坦克集团军。9月15日,这两股法西斯坦克部队在基辅以东的洛赫维察会师,把苏联西南方面军4个集团军包围起来。9月19日,基辅陷落,苏军蒙受了严重损失。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抓到了65.5万名苏军俘虏。

一再坚持死守基辅的赫鲁晓夫,险些作了德国法西斯的刀下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