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共享

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共享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活动,显得无序、分散,取得的效果甚微,“图书馆联盟”的出现改善了这一状况,活动形式集中化、紧凑化。当下的“图书馆联盟”,则是采用“集团式”的采购模式,统一采选信息资源,相关成员共享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图书馆联盟”模式,仍被看作是比较有可行性和富有活力的信息资源合作共用的方案。

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是指基于自愿、平等、互惠的原则,由多个图书馆或相关机构共同建设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机构合作或协作活动。

刚开始的图书馆界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其主要内容是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机会。1967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学院创立了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其意图是建立一个计算机系统供俄亥俄州各学术机构的图书馆共享资源和降低成本。

1977年,OCLC开始吸收俄亥俄州以外的图书馆的加入。1981年,OCLC的法定名称改为“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如今,OCLC已成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计算机图书馆服务的会员制的研究组织,旨在对全世界各类信息的应用以及减少获得信息的成本,为全世界多种类型的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

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以图书馆联合体为主要组织形态的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这类平台旨在通过建立全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同体,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用,建立统一管理图书信息体系和馆际互借、文献传播等体系,并以此促进馆藏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建设。

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经有了“图书馆联盟”,直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服务内容逐渐与时代相适应。首先,通过合作采购信息资源,降低资源获取成本、分摊费用、共享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其次,加强联盟之间的互助协作,采用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一同维护和更新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既方便管理,又十分经济;最后,注重馆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养。(www.xing528.com)

传统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活动,显得无序、分散,取得的效果甚微,“图书馆联盟”的出现改善了这一状况,活动形式集中化、紧凑化。比如,对于以往的信息资源采购,各大图书馆表面上是合作采购,实则“各自为营”,进行分工分头采购信息资源,结合图书馆自身的馆情和现有的资源条件,立足于读者的信息需求,分别购买文献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馆际合作”以弥补信息资源类型的不足。当下的“图书馆联盟”,则是采用“集团式”的采购模式,统一采选信息资源,相关成员共享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和平台支持。国内的“图书馆联盟”是在政府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下,基于自愿原则建设起来的,在联盟内部,各成员地位平等,组织机构严密,运作效率高,投入的程度与收益均由内部成员自行决定与分摊。“图书馆联盟”模式,仍被看作是比较有可行性和富有活力的信息资源合作共用的方案。而对于当前的“图书馆联盟”的规模,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和行业性的,它们的管理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共同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对于不同的信息资源情报组织而言,“图书馆联盟”在信息储备、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而言,对于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图书馆组织,它们在资源共享建设中“输出多”“输入少”,承担的劳务和费用较大,使得投入和产出比与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在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过程中态度消极,不愿有所作为。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利益平衡机制,让贡献大、付出多的情报机构获得应有的回报和利益,从而调动这类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注入不竭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