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DD的出现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文献信息共享活动中,人们对各种文献包括异地文献或虚拟文献的存取能力。书目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组织。最后,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信息网络打破图书馆自我封闭的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1.文献传递模式

早期出现的文献资源共享活动主要是合作藏书和馆际互借,它们虽然是有效的,但无法解决文献资源共享活动中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例如,在馆际互借活动中,用户如何克服空间距离障碍方便地获取文献?在网络时代,人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文献传递。文献传递可以包括图书馆传统服务,但主要是指那些新的服务,如远程的传递、结算或收费,传递者对传递物不具有所有权。在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馆际互借是最好的模式,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献传递所具有的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优点显现出来,并成为当代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流模式。如果没有文献传递系统,用户通过文献存取系统检索到文献的信息后,或者无法得到原始文献,或者必须以很高的成本获取原始信息,这样存取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文献传递的环境,文献传递的商业运作成为可能,商业化文献传递(CDD)出现了。CDD的出现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CDD出现后。它们以良好的服务质量、灵活的影响策略为读者提供快速便捷的优质信息服务。CDD的服务为图书馆提供了多种选择。图书馆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CDD拓广文献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向CDD学习,在读者服务中引入CDD机制,使得图书馆在网络化环境利用CDD成为必然。

2.存取与拥有模式

解决读者获取馆藏文献信息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存取”概念的出现及其在文献资源共享理论体系中地位的上升。在现代文献信息共享活动中,人们对各种文献包括异地文献或虚拟文献的存取能力。看得比拥有文献更为重要。存取是文献资源建设这一应用图书馆学领域产生的概念。但它却对理论图书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Kane在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百科全书》撰写的词条“存取vs拥有”中,更是将拥有和存取这两个概念分别当作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代名词。存取思想建立了更加积极的图书馆发展观念,改变了图书馆学的藏用馆,也改变了图书馆合作或协作的模式。

3.书目信息模式

随着MARC格式的应用和推广,书目数据共享成为传统图书馆自动化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普及使得这种资源共享方式迅速发展.联机编目的发展能促进图书馆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及文献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为使图书馆间基于Z39.50协议、OPAC系统开展馆际数据传输及文献互借服务提供方便。书目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组织。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它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信息资源共享中保持高的效率。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高效的书目查询,同时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传送图书,使图书馆协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二,实行自愿的、互利互惠的协作原则。书目利用共同体则以经济结算制度形成对协作馆的一种约束。一个馆对一种文献,选择购入还是利用互借,也许取决于该馆对该文献的利用率。利用率高的文献,多次向他馆互借的话,成本可能高于自我购入。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往馆际互借过程中大馆“吃亏”的问题。

4.区域协作模式

区域协作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区域内协作和区域间协作。区域内协作即图书情报及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区域间协作是指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功能互补和资源互补的目标。除通过省际、行业集团购买数字资源外,一些图书馆通过参与CALIS特色全文数据库、学科资源导航、教学参考资源建设等项目,实现共建共享;一些服务能力强、资源较为丰富的图书馆通过OPAC提供馆藏资源检索,并提供用户网页表单发送文献需求信息,利用E-mail或文件传递协议等方式将用户所需信息发送到用户指定的接收地址。随着开放式互联协议(OAI)的应用。各图书馆不同的电子资源可通过联合检索方式实现不同数据库同一检索,文献共享的范围也从单一的传统纸本文献扩展到数字化文档。

5.协调采购模式(www.xing528.com)

协调采购是图书馆面对书刊价格上涨而采取的协作措施。这种协调主要以地区联盟方式进行。自CALIS对引进数据库实施集团采购以来,以数字资源采购为主的资源共享成为一些高校图书馆引进数据库的一种主要方式。为避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资源重复和浪费,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效益的提高,通过政府行政投入等方式,以省、地区、行业集团采购的方式也日渐增加。由于市场竞争格局的不同,采购协调主要集中于价格较高、用量较大、出版商或经营者具有垄断地位的外文期刊和数据库产品。通过买方市场联合,图书馆增加了与代理商谈判的实力,有效地抑制了文献资源供应价格的上涨,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通过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平台建设,搭建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等三个平台,不断加强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数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平台 ,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对用户个性化服务和信息资源主动服务 ,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没有馆舍限制,没有服务时间限制的一站式统一检索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首先,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层次挖掘,使之数字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与共享奠定物质基础。其次,转变传统被动低层次的服务为主动知识增值的服务,并促进图书馆服务意识和观念的根本转变。最后,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利用信息网络打破图书馆自我封闭的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1.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

依托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书目数据库,加强馆藏纸本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馆藏纸本资源的数字化,建立馆藏图书、期刊等信息资 源全文数据库。同时,实现馆藏其他非数字化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包括检索科技成果全 文数据库、非书资料(音频视频 )数据库 、数字档案信息数据库、教师著作数据库、学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通过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将馆藏非数字化纸本信息资源数字化,使得用户不用到图书馆也可以直接得到所需文献信息全文。引进专业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软件及大容量存储设备,采用元数据索引技术,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高资源加工标准,保证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建立高标准的数字信息资源加工基地

2.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数字信息资源,加强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制度,拓宽数字信息资源服务范围,改革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彻底淘汰传统的坐等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将图书馆各类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图书馆统一检索平台,开发馆藏信息资源统一分类导航,实行一站式跨库检索,使得用户可以一次完成不同类型、不同数据库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代替用户逐个登录数据库检索的繁琐,大大节省用户检索时间。通过构建个性化服务平台,可以针对性地为单一用户开展个性化专业服务,如学科热点前沿问题报道、最新定制学科一次、二次文献推送、本学科会议展览召开信息等,为用户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用户通过个人数字图书馆就可以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相关最新专业信息。采用移动云计算的架构,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与现有数字图书馆保持一致性和无缝性,实现用户利用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检索和全文访问。通过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还可以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对接,实现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深入,用户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再需要到图书馆才能检索,图书馆如何能及时掌握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了解用户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疑难困惑,这就需要建立图书馆咨询服务平台,随时和用户在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问题。让 用户体会到虽然没有到图书馆,但是图书馆服务随时伴随其左右。

3.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无限复制性,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开展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服务。通过远程登录、实时咨询、代办代查等方式,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共享服务,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