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航运大数据: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航运大数据: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大通关”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亿通国际作为平台的运营实体,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由亿通国际担任统一的运营实体,协调上述这些实体建立统一的跨国采购、口岸通关、公共物流、电子支付平台,提供交易、监管、物流及支付服务。4)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电子口岸专用网络建设。

航运大数据: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大通关”工程(口岸各部门、单位、企业等,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口岸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顺畅地运转,同时实现口岸管理部门有效监管和高效服务的结合,简称为“大通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亿通国际作为平台的运营实体,在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总结建设历程,“大通关”平台走过了“三网合一”、“电子监管”的建设和运营阶段,以及“电子商务”新的运营发展阶段。

1) “大通关”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

(1)三网合一,资源整合。由于上海市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工程领导小组的成立与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上将“大通关”列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大通关”就一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市政府所支持。2001年10月26日,原来独立运行的上海经贸网、港航信息网和航运商务网进行整合,“三网合一”组建亿通网,形成了集国际经贸信息、港口物流信息和政府监管信息于一体的口岸通关物流信息统一发布窗口,打破了过去三家公司只经营外贸流程一段而不能形成完整的外贸业务链的格局,“三网合一”完成了“大通关”平台实施的第一阶段。

(2)核心平台,电子监管。 自成立以来,上海口岸已经实施了许多举措,运行了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新型通关模式。2002年12月12日,建成了上海口岸数据中心,中心覆盖海港、空港口岸和相关单位的数据传输网络,上海“大通关”目标基本实现。随着亿通国际对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创新开发和完善,通关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台的第二阶段也基本实施完成。

(3)公共物流,电子商务。在“大通关”第二阶段基本完善之后,“大通关”平台开发人员发现其具有重要的电子商务开发价值,于是于2003年10月开通了电子支付平台,实现了进出口关税及检验检疫、理货、码头、船公司各类口岸通关费用的电子支付。2003年11月初完成了松江、漕河泾、金桥、青浦、奉贤五个出口加工区的信息联网,使上海出口加工区实现了网络上的统一管理。此外,平台也开发了加工贸易企业电子联网监管和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功能。2004年公司又着手进一步推进“5+1”重点区域联网及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2)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的结构

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在国际经贸领域,连接与外经贸和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如外经贸委、交通海关、检验检疫等)、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船运代理、货运代理、码头、机场等)和各类外贸企业,涉及相关的口岸监管单位,港口、机场管理部门,税务金融机构,生产企业,海、陆、空运输企业,货主,代理等各自的作业流程,开展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服务,其总体架构如图6-1所示。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由亿通国际担任统一的运营实体,协调上述这些实体建立统一的跨国采购、口岸通关、公共物流、电子支付平台,提供交易、监管、物流及支付服务。

图6-1 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

图6-1所示为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交易、监管、物流、支付四大作业环节,其覆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电子物流三大应用领域,实现与口岸(海港、空港)所有政府监管部门和业务运作单位的联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和共享。

3)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

通过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工作,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已经初步建成,形成了六大核心服务功能:电子单证传输和数据处理功能,通关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功能,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功能,网上电子支付功能和跨国采购信息服务功能。

其中,电子单证传输和数据处理功能为其核心功能;亿通网的通关物流信息服务功能也吸引了全国多省用户使用;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功能,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功能,网上电子支付功能和跨国采购信息服务功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逐步完善。

4)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1)电子口岸专用网络建设。从2003年开始,数据中心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依托公共网络资源,建成了具有扩展性强、服务性好、覆盖面广、接入方式多样等特点的电子口岸业务专用网络。截至2010年底,电子口岸专网已经实现了与国税总局、外汇管理局、质检总局等6个部委,工商银行等16个银行,以及香港工贸署、澳门经济局、贸促会等6个单位的网络专线连接,覆盖到全国41个直属海关所在城市、省会城市及重点地级市及报关现场,联网节点已超过300余个,并实现了骨干网络双线路运行,为电子口岸共建部门和企业用户提供快速、安全、稳定的业务数据传输网络。

(2)电子口岸运行机房建设。从2001年开始,数据中心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采用租赁托管机房方式,按照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A级标准先后建成电子口岸运行机房、同城备份机房和异地容灾机房。同时按照“两地三中心运行模式”,不断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系统。 目前已建成电子口岸运行、同城备份,以及异地容灾系统,进一步降低了系统单点运营的风险,提高了电子口岸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电子口岸安全保密子系统。2000年3月在国家密码管理局(原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立项建设,2000年8月建设完成。2000年12月通过了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的安全性审查,并于2001年初上线运行。随着密码技术的发展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出台,2007年,数据中心启动了密码算法升级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系统于2009年9月通过了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的安全性审查。2010年12月,数据中心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资质;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发放数字证书750余万张,是我国投入运营较早、发证量较多、应用范围较广、软件完整性保护较好的安全认证系统之一。(www.xing528.com)

(4)电子口岸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从2008年开始,数据中心充分发挥电子口岸建设的网络化优势,与各数据分中心合作构建服务接入号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管理统一的电子口岸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已基本完成了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系统的建设。

电子口岸应用项目建设截至2010年,数据中心已累计开发推广应用项目65个。其中,采用“电子底账+联网核查”模式实现大通关相关部门执法数据互联互通的应用项目26个,构建“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便捷通关的应用项目28个,整合物流商务信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项目11个。主要应用项目包括: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出口退税联网核查系统、进口增值税联网检查系统、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CEP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原产地证明核查系统、网上税费支付系统、集成通系统、深圳陆路口岸快速通关系统、特殊区域(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平台等。

截至目前已建成的包括:1100 m2的主数据中心(位于陆家嘴信息大厦)和600 m2的同城异地容灾备份中心(位于张江东方有线机房)。

陆家嘴数据中心如图6-2所示。

图6-2 陆家嘴数据中心示意图

目前信息网络已经覆盖了上海的所有海空口岸、所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为国际物流企业、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了全面、畅通的应用接入,用户遍及长三角长江流域,其覆盖度、连接点、互联规模均位于各地之首。

5)上海跨国采购中心的建设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是平台建设中的一环,而上海跨国采购网为该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跨国采购中心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效应进行资源整合与动态开发,可以大大促进自贸区的经济的国内外尤其对外的发展。

该采购中心运作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贸易便利化电子平台、加工贸易边角料交易平台。

(2)监管:海关报关预录入、检验检疫全申报、海事危险品监管、加贸保税监管、上海电子口岸网。

图6-3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运作流程

(3)物流:海空运数据交换平台、电子订舱与箱管平台、物流跟踪平台。

(4)支付:关税电子支付、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供应链金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