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报战略扩张-宁夏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报战略扩张-宁夏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抢占大后方新闻阵地,重建新闻业的网络中,宁夏成为被关注的地区。这是在抗日战争形势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强化大后方各省党报政策造成的。抗战后期,报界的一大举措就是《宁夏民国日报》的改建。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宁夏处于国民党中央和马鸿逵军阀政府专制统治之下,新闻言论界继续受到严重压制。

抗战时期国民党党报战略扩张-宁夏

宁夏的新闻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抗战时期,西南、西北地区成了重要抗日基地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后方,宁夏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来报业的那种严重落后况状已与当时的形势不大适应了。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抢占大后方新闻阵地,重建新闻业的网络中,宁夏成为被关注的地区。报业之强化,势所必然,大约自1939年起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1939年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集团军系统的《扫荡简报》在银川创刊,它是由马鸿逵任总司令的国民党第十七集团军的报纸,是由重庆派来军官贾福康创办的,为小型日报,初为油印,次年9月改为铅印,报社配有收发报机,日发千份左右。1940年前后,首次设立了通讯社,起初的西夏通讯社和贺兰通讯社,为期很短,无大影响。有重要意义的是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于1941年建立的宁夏分社,编制28人(初创时),每天抄收总社的新闻电稿供宁夏各报使用,同时向总社传送有关宁夏的新闻。此外,分社还每天将新闻稿张贴在分社门外的墙上,供群众自由阅读。1942年下半年,宁夏省政府机关报《贺兰日报》创刊,对开四版,一、二、三版分别为国内、国际、地方新闻,第四版为副刊或专刊。除由政府强行推销外,报社还自行推销,销数最高达2 300份,属当地各报之首,期刊杂志也有较大的发展。抗战前,一共只出过一种期刊,即《贺兰》半月刊,1937年就停了。而抗战时期,新出期刊至少有7种之多,如《塞上党声》《抗日周刊》《时事通讯》《宁夏教育》等,其中还有宁夏第一份画报---《宁夏画报》。这些报刊均为党政机关所办,《塞上党声》则是国民党宁夏执委会的喉舌。

这样,可以看出,宁夏新闻业第一次出现党、政、军各类报刊齐全,报纸、期刊、通讯社诸机构具备的新气象。这是在抗日战争形势的推动下,国民党中央强化大后方各省党报政策造成的。国民党还有要求各省建立省、区、县三级党报系统的指示,然则宁夏条件落后,难以完全执行。但国民党固原县党部在1938年曾创办《固原三日刊》,由县党部书记长兼任编辑主任,八开单面石印,1941年和1942年后改为《固原间日刊》《固原周报》。该报影响甚微,不过宁夏之有县报却由此开端。1945年11月12日又创办了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兼发行人的《固原日报》。1947年三青团固原支部创办了文艺性小报《固原青年》。

抗战后期,报界的一大举措就是《宁夏民国日报》的改建。大约自1943年前后起,国民党中央为应付日益严峻的宣传形势,进一步加强对各省党报的直接统制,以张扬其宣传效能。它先后对一批省级党报进行了改建工作,新建了9个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至1944年使直辖党报增为18个。《宁夏民国日报》成为新增的直辖党报之一种,时间在1943年6月。自此,报纸在各方面起了重大变化,机器设备有了更新(1944年),报纸版面扩大了,由原来的四开一小张,改为对开一大张,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除国际新闻(为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少量)和广告(约占版面1/3)外,还有副刊和各种专刊,经费方面大有改善,1943年每月由国民党中央补助1.8万元(另外本省补助280元),1944年增为每月2.7万元,补助数额在18家直辖党报居第八位。抗战后期,国统区通货膨胀,当时很多报纸因经费困难缩小规模,甚至停刊(如《贺兰日报》于1944年停刊),而《宁夏民国日报》却能从容应付,1943年尚能盈余6 551元(以上关于报纸经费数据,均根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档案》,藏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可是该报的发行量并无多大增加,日销、派1 200份,在18家直辖党报中居倒数第二位。该报在抗战初期抗日宣传比较积极,后来愈益成为替蒋介石国民党政策辩护的工具了。(www.xing528.com)

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宁夏处于国民党中央和马鸿逵军阀政府专制统治之下,新闻言论界继续受到严重压制。一位编辑仅在报上揭露地政局长女儿的丑闻,便被抓坐牢;来自津、沪等地参加《宁夏民国日报》工作的爱国青年,只因在报上宣传了一些新思想、新知识,与地方当局意见相左,便遭受各种制裁先后离去,有的被控为“共党嫌疑”被捕,病死狱中。

仍和过去一样,开展进步宣传,揭露马鸿逵专制统治的活动只能在省外进行。抗战爆发后,在陕西的宁籍进步学生司以忠、梁飞彪等组织“宁夏旅陕同学会”,出版刊物《奴隶》。在甘肃兰州的宁籍进步青年雷启霖、马寿桃等组织“建宁学会”,出版刊物《夏声》。这些刊物以宣传抗日和抨击马鸿逵的黑暗统治为主要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曾到陕甘宁边区采访,其中一个月的采访活动是在宁夏的预旺回族自治县进行的。这里是红军西征前线,刚建立红色政权不久。斯诺在此访问了红军首长彭德怀、徐海东等和红军战士,以及当地干部和农民群众,在《西行漫记》中有1/4的内容是在这里的采访纪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