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文指导的难度与学生能力提升的不易

作文指导的难度与学生能力提升的不易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作文指导的难度与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不易。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感受到的“痛”一般人难以体会。摘录三位老师的心声与大家共享:学生的作文总让我头痛。作文已然失去了它原有的抒情表意的本真状态,我们感到痛心。黄国才老师告诉我们,习作指导的工夫在于指导学生修改、完善,使自己的习作更进一步,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并感受到“进一步”的快乐。

作文指导的难度与学生能力提升的不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作文指导的难度与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不易。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感受到的“痛”一般人难以体会。摘录三位老师的心声与大家共享:

(1)学生的作文总让我头痛。我们每周习作课安排两节,我基本会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指导,一节课进行当场习作。然而四十分钟后,呈现出来的作文不是空洞无物就是千篇一律,甚至有的学生一字难求呀。我曾经想过,是不是我指导有问题,如果不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会不会更好呢?然而我的一次尝试更加失败,因为结果是题材相对个性,但多数学生抓不住重点,不能够具体描述。看来,我们的指导还得另辟蹊径。

(2)说实话,我认为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指导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大。我们班有三四个学生,对作文有着极高的兴趣,写的作文那叫一个好。每次作文都能写得生动、具体,主题明确,还能准确应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积累的好词佳句,经常是学生传阅的范文。而一部分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习作,谈不上个性和特色,只要训练目标达成,就已经不错。所以我感觉,作文水平的高低更多在于学生自身的语言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这里面有读书的积累,有自己的悟性,更多的在于学生自身对语言的敏感度。这些都是教师教不出来的。(www.xing528.com)

(3)我认为,如同课堂上的精彩是学生生成的,绝不是教师预设的一样,习作能力的形成也与学生的天赋有关。我们班学生杨怡婷。是全年级有名的学生。如果哪个教师要在三年级借班上课,肯定选择我们班,因为我们班有杨怡婷,这个孩子上课时的发言不仅准确,而且个性鲜明,最重要的是她的语言组织能力甚至超过了教师。只要她出马,课堂就一定会出现精彩。每次作文竞赛,无论由谁阅卷,无可争议,打开密封的试卷,遥遥领先的绝对就是杨怡婷,因为她的作文语言明快、视角独特,一定会吸引任何人的眼球。所以据此我想,作文能力还真的与天赋有关。

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作文教学有着不同的认识。我们不能说孰是孰非,但我们可以看出,习作教学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中的确出现了问题:急功近利,为夺高分假话连篇,套路训练层出不穷。作文已然失去了它原有的抒情表意的本真状态,我们感到痛心。但是,如同“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一样,每一篇习作都应该受到尊重”。黄国才老师告诉我们,习作指导的工夫在于指导学生修改、完善,使自己的习作更进一步,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并感受到“进一步”的快乐。叶圣陶老先生尤其讲到:“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先生的这些话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这些话对于我们开展自主学习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同样,作文教学也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把学生从目前的作文教学怪圈中拉回来,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文从字顺”开始,一点一点去感受“进一步”的快乐,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