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作文表达事物能力的认识与提升

小学生作文表达事物能力的认识与提升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认识口头表达能力指两种口头表达形式,一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语言表达,不规范的随意性表达;一种指有一定规范要求的表达,即口头作文。由此可见,智力活动在听说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由此可见,人们在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口头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作文表达事物能力的认识与提升

小学生作文中表达事物的能力,是小学生对事物产生并深化了认识,具有了表达的欲望,提取积累、贮存于大脑的“生活信息”,按照训练规范,表达事物的能力有两类:一类是口头表达能力,一类是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平常所说的作文表达能力,指的是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一)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认识

口头表达能力指两种口头表达形式,一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语言表达,不规范的随意性表达;一种指有一定规范要求的表达,即口头作文。这里主要是指后者。口头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但在我国却长期不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头作文的重要性逐渐有所认识,并加强了研究。但总的来说,口头表达的训练和口头作文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1.口头表达的意义

(1)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从小学生言语发展的规律来看,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如果学生把话说得意思明确、情节完整、条理清楚、通顺明晰,那么,在此基础上,稍加整理,适当加工,即可成为书面作文。显然,口头表达训练会直接促进书面表达能力,再从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听和读是吸收,是理解语文的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是运用语文的能力。叶圣陶曾说过:“听是用耳朵来读,读是用眼睛去听,说是用口去写,写是用笔去说。”他把听和读、说和写的内在联系分析得十分透彻。小学生就是通过听、读吸取营养,再经过自己的说、写实践,逐步提高表达能力的。因而,口头表达能力是整个语文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

从发展智力与说话训练的关系来看,观察与说话是有密切联系的。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有条理,没有全面细致的观察,就没有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它比喻为智力的翅膀。有了想象力,学生就能把话说“活”,描述就能生动形象、有声有色。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所以语言训练会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般来说,语言的准确性体现思维的明晰性,语言的条理性体现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思维的形象性。记忆是一切智力的根源。学生说话时,如果缺乏词语与表象的积累和记忆,必然言之无物。

由此可见,智力活动在听说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智力素质是听说能力的基础,而听说能力的训练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两者是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

(3)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工作、学习的节奏也比以前加快了,如果听话不得要领,说话含糊不清,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由此可见,人们在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口头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生活的高速度、高效率,要求人们的口头语言更具有敏捷、简练、严谨的特点。同时,良好的语言修养也是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标志,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把听说训练及时地提到语文教学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2.口头表达能力的特点

与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口述的情境性

口头表达一般都采取当众叙述的言语交际形式。口头表达总需要有听的对象,是在交际双方接触中进行的,这就创造了口头倾吐的情境。口述的情境性是口头表达的积极诱因,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指出的:“在说每一句话,进行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言语的动机——为什么要说话,这一活动的激情的诱因和需要的源泉是什么。口头语言的情境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言语、谈话、对白的每一个新的转折的动机。”

口头表达虽然也是一种训练,但这种形式更能满足言语交际的需要。学生每次当众口头表达总有一定交际内容,其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见闻、感想、观点直接传达给大家。而书面表达一般只能有假想的读者,并不直接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不易产生交际的实际需要。作文过程与交际过程往往脱节,口头表达恰恰能避免这一点。这是口头表达的优点,只要充分利用口头表达所造成的情境,就能给口头表达训练带来活力。

(2)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是作文能力的核心因素,这对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是一样的。不论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思维的过程基本相同,只是特点有所侧重。口头表达特别需要思维的敏捷性。这首先是因为口头表达是有声言语活动,语音快如闪电,稍纵即逝,话一说出来便成最终形式,不能像书面表达那样可以反复考虑、反复修改。更重要的是因为口头表达展开的独白言语活动,一般都要在班级里当众即席讲说,边想边说,边说边想,说话必须连贯,不中断,思维必须敏捷,不容停滞。而书面表达除某些时限很短的命题作文外,一般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构思。从审题到立意选材,到谋篇布局,再到语言运用,都可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可以想好再写,也可想好一部分写一部分,写作中遇到困难还可停下笔来再想。(www.xing528.com)

(3)口语的感染力

语言,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蕴含着感情,都能绐人以情绪的感染。但是,两者相比,口头表达的感染力更强。首先,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除了以内容打动人(这一点书面语言也一样)外,口头作文使用的是有声的口头语言,它能直接诉之于听众的听觉,更能打动听众。具体地说,口头表达更能抓住听众,使人产生共鸣。其次,口语还可借助于手势、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辅助手段来传达感情。口头表达时,特别是在演讲、辩论的场合,可以适当运用手势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感染力。这一点,书面表达是无法做到的。

(4)反馈的及时性

信息反馈对作文具有调节作用。书面表达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及时看到教师的评分、评语和修改,听到教师的评讲,因而反馈较慢。这会影响到学生积极动机的进一步诱发和强化,削弱信息反馈的积极调节功能。而口头表达的反馈则很及时。学生当众即席口头表达(作文),立即就能从听众听讲的情绪、面部表情以及其他反应,来判断听众的听讲情况,获知自己讲说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口头表达后,教师一般都会立即进行评讲,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这对他们日后改进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有利的促进。

3.口头表达训练的类型

(1)记忆性口头表达训练

表达靠积累,它所倾吐的是积蓄在作者胸中的思想感情。因而记忆的因素是渗透在表达过程之中的。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最好从记忆性的口头表达开始,因为材料是现成的,说出来就可以了。这种口头表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只要设法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开掘自己的记忆,经过适当的思考,做出清楚明白的叙述、议论或说明。

(2)观察性口头表达训练

口头表达训练还可采取现场观察、讲述的形式,把观察与口述结合起来。现场观察具有直观性,能使学生当场获得鲜明的印象、具体的材料,口述起来非常生动形象。而且这种口头表达训练,侧重在指导学生对人物、事物、景物做深入细致的观察,然后用生动的口语,把它们的状貌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3)想象性口头表达训练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口头表达训练,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富有想象力既能进行再创造想象,又能创造形象。在一定的资料的启发下,根据已知表象,他们就可能用口头语文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性口头表达训练,不能凭空进行,最常见的途径是与阅读训练相结合。生动、多彩的画面,会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4)说明性口头表达训练

这种训练指面对一个事物或一个情况做有条理说明性口述,如提出口头训练要求:“外宾来我校参观,请你向外宾做学校情况的介绍,包括学校的环境、校舍、设备情况,同时介绍你的老师和班级同学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做说明性的口头表达。

(二)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认识

书面表达,是指书面作文。书面作文不同于口头作文,是教学范畴中学生的书面语言形式规范训练的结果,是书面表达的主要形式,是人们进行各种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就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整体而言,听,是根据语音去探求语义;读,是根据文字去探求语义;说,是经过思考选择词句,把结果用语音表现出来;写,是经过思考选择词句,把结果用文字表现出来。具有说写性质的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都离不开思维和选词组句能力。同时,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都要求言之有物,合乎语言规范。从语言发展的顺序来看,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口头语言总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书面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产生发展的。

小学生在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文字表达之前,必然是先在头脑中通过思维形式,组织成有条理的、连贯的内部语言。如果将内部语言外化为口头语言,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表达之认识。然后,再选择文字进行书面的表达,其表达必然比直接思维进行表达更有条理、更为规范。因而小学生的书面作文训练中,要采用“先说后写”的教学手段。以一般的学生而言,口头表达的娴熟、清楚、生动、得体和感情真切,正是反映了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也必然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反之书面作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反映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地,也会影响和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