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表达能力,获得同理与同情

提升表达能力,获得同理与同情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研究表明,同理心强的人往往更慷慨,更关心他人的福祉,也往往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更大的个人福祉。前文介绍了在果敢表达过程中的倾听、回应与提问的要点,这些都是表现同理心的基础。动物也具有同理心。同情心未必需要倾听、回应或感受;同理心通常会有倾听与回应,且一定有感受,因为其情绪感知与社会情感洞察力更加敏感。

提升表达能力,获得同理与同情

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来,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就是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同样,理解已不易,同理心更难!

同理心(Empathy)指的是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感知、预测他人情绪,并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体验,自然而然表现出与对方情感相共鸣的一种人际能力。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其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亦被译为“感情移入”“移情”“共情”“共感”“同感”等),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后引申为能设身处地对他人认知、情绪与情感予以觉察、理解与体验的能力。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一定是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人。研究表明,同理心强的人往往更慷慨,更关心他人的福祉,也往往有更和谐人际关系和更大的个人福祉。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有句老话,叫“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些说的都是同理心,即一方面不要将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接受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要依据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或对方喜欢的、期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一个有着同理心的人需要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是认知能力,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观点上理解他人情绪来源的能力,也即理解能力;二是情感反应能力,即能够暂时进入对方的心理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与体验的能力,也即共情能力。

以上笔者观点主要是采纳了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的理论,他把同理心的概念分为认知成分(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成分(感受他人情感),并将同理心解构成四种不同的维度(1)它们分别是:①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指自发地理解他人内在感受的倾向;②想象(Fantasy):指想象自己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时产生的想法和行为;③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和关心痛苦的人;④个人痛苦感(Personal Distress):指个体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下感受到的焦虑和苦恼。

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心(Sympathy)。

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怜悯之心,是一种有着潜在的、无意识优越感的俯视化心理;同理心则是不仅认知他人的痛苦,且能够感同身受,并自发体验的一种情感共鸣状态,是一种基于平等关系而非俯视化的心理。

两者的区别有三点:一是是否能感同身受;二是两者心理定位是否是平等关系;三是是否有判断。

比如我们在大街上、地铁里看到有人乞讨,可能会心生怜悯,说:“真可怜!真是太不幸了!”又或者上前给予一些施舍,就是一个常见而典型的同情心的例子。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我们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生活困难以及贫穷弱小者的帮助,对因天灾人祸惨遭不幸者的支持,对因含冤而受屈者的不忿等。

又如,有一个老奶奶无意间想起了自己过去的悲惨经历,禁不住失声痛哭。这时,家里的老伴儿、儿子和儿媳纷纷聚拢来,经询问得知原委后又纷纷安慰道:“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别难过了!”“您看您现在生活多好啊,多幸福啊!”只有那四五岁的小孙女,看到奶奶痛苦的样子竟也控制不住地扑到奶奶怀里,和奶奶一起放声大哭……这里我们看到,小孙女切实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了奶奶的悲伤的心理与情绪,并与奶奶的情绪产生共鸣,同声大哭,这是同理心;其他人的安慰是基于各自内心对此现象的看法而产生的同情心。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有同情心的人会说:“我真的为你感到难过!”有同理心的人可能会这样表达:“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同理心是基于理解与尊重的,能够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与处理问题,并体验对方情绪的一种能力。

前文介绍了在果敢表达过程中的倾听、回应与提问的要点,这些都是表现同理心的基础。如果这些基础都做不到或做不好,那么要达到同理心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记住,那三个基础动作是“器”,是“物”,它们也许会令我们表现出我们的同情心,但要达到同理心这种“道”与“魂”的状态,则需要我们有着极强的敏锐的对情绪的认知与体验能力,以及极高的情商(下一章我们会讲到“情绪与情商”)。

动物也具有同理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专家达赫·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认为共情是高等动物的一种本能。他认为相对于原始基因驱动的同类互助,由共情所驱动的帮助往往是更加不求回报的一种利他行为,也只有高等智慧的动物才会因为共情,而对和自己毫无关联的物种进行帮助。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狗狗会照顾幼小的狮子,猫妈妈会照料年幼的小狗,海豚和虎鲸会救助溺水的冲浪爱好者,等等。

同情心是在情感上发生怜悯,未必会有后续的行动产生,但也有可能会付诸行动,比如施舍、帮助、救助;同理心除了设身处地地感同身受外,通常会付诸行动,比如帮助、救助,或共同面对与处理困难情境(但不会施舍,因为施舍通常是基于优越感,而非平等的心态)。

同情心基于人类朴素的、脆弱的道德感(说其脆弱是因为道德感会因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变化),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同理心未必基于道德感(有同理心的动物就没有道德感),但其会令彼此的心理距离更近。

同情心未必需要倾听、回应或感受;同理心通常会有倾听与回应,且一定有感受,因为其情绪感知与社会情感洞察力更加敏感。

同情心不排除自己会“有判断”,即可以没有对对方的“判断”,也可以有“判断”;而同理心的原则之一就是“没有判断”,即虽然未必会赞同对方的观点,但不会对对方的观点与立场进行对与错的“判断”,且同时会保留自己的观点。比如,我们对阿Q很同情,但会有人认为阿Q的退让型行为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判断),即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一个有着同理心的人,会理解阿Q的处境,理解阿Q的退让型行为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环境的恶劣以及阿Q本人的成长过程导致的,不会批判他的行为是错误的(无判断),但也不会赞成他的退让型行为,反而会保留自己的“人应该具有果敢型行为”的观点。

同情心基于个人的受教育背景和道德感,有可能没有产生行动,也有可能有所行动,因而个体能量的消耗是有限的;而同理心需要我们的大脑、心灵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与感受(通常是无意识的自然反应),还需要“移情”,进入对方的大脑与心灵进行体验与感受,因而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同情心绝大多数人都有,同理心在人群中则比较罕有。

同理心不仅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理解对方,还可以改变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当然这不是同理心的初衷)。那么,如何培养同理心呢?(www.xing528.com)

首先,要做好倾听、回应与提问的要点,尝试着体会他人的处境、立场、观点与感受;

其次,倾听自己,想想自己的立场、观点与诉求,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再次,果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并告知自己对对方处境、立场、观点与感受的看法与体验;

最后,寻求问题的解决。

这里需要注意,同理心不是做出来的,它是自然、自发的一种行为反应;它的培养过程是长期而循序渐进的;不要指望去过多地修正别人,要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变自己!

了解同理心的特点、其与同情心的区别,以及如何培养同理心,对于我们与人交往、判断“界限/度”、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不要滥用同情心。“忙”只帮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我们滥施爱心、错施爱心,有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国内某著名女影星在近二十年前曾以每月500元的费用资助一位贫困学生,500元在当时已是很多的钱了,相当于二线城市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基本工资。未承想该男生得寸进尺,上大学后不仅隐瞒自己申请到了6000元助学金的情况,而且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向女影星索要钱财,理由是参加补习班或是买学习资料,但实际上这些钱都被该男生挥霍掉了。当女影星得知此事后毅然决然地断掉了资助,没承想这个举动惹怒了习惯于伸手要钱的男生,他在网上发表6000多字长文狠批女影星不守信用、断掉资助……

有一句老话:一担米养恩,十担米养仇,意思是帮助别人要适度,“忙”只帮给有需要的人,如果滥施爱心,将会养出一个仇人来,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被资助的感觉,并认为这是帮助他的人的义务。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义务,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责任。一旦停止其所认为的义务、责任,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愤恨了!

类似的没有“界限”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溺爱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或是为下属承担了过多责任的领导,看似爱,实则是没有分寸,不知道“度”,属于退让型行为,反而会最终给所爱的、所关怀的人带来伤害。比如过于受到宠爱的孩子,在家里会感到幸福快乐,而一旦在外或长大,就会成为任性蛮横、恣意妄为之人,最终处处碰壁,陷入成长的困境。

错施爱心同样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结果。我们看到很多善良人士,买了动物后毫无理性分析地进行放生,结果放生的动物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死去,或者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大善似无情,小善乃大恶。”什么是“小善”呢?那些为了满足对方一时之需而做出的善行就是小善。当下,这样的善举似乎令对方受益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不能长久获益或没有能力获益,便会产生恶果,比如上面所举的一些例子。因此,笔者并不赞同轻易地施舍、捐助,而是要思考一下,你有限的施舍、捐助会起到什么效果、多大的效果、多久的效果。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我们在做的是小善,小善有可能就是大恶。

那什么是“大善”呢?大善一定不是基于同情心的,而是基于深刻的同理心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对方长久获益的助益行为。

日本曾有本畅销书叫《五体不满足》,其作者乙武洋匡出生于日本东京,自幼失去双手双脚,这种生理上的缺陷令他的生活充满了辛苦与不便。但其父母为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什么事都要他自己独立完成,从不出手相助,只是在一旁默默守护着他,这使得他养成了面对残酷的命运也能泰然处之的心态,进而对人生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态度,并完成了自传体图书《五体不满足》,在日本引发热购与热议,他的故事也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

在解决贫穷问题时,对受助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会是更好的选择,即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为有限的财务或物质资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解决长久问题,而职业技能的提升往往能比较长久地解决贫穷与谋生的问题。

这,就是大善似无情!

综上所述,表达同理心,不一定当时表现出来(当然,绝大多数的同理心现象都是当时就表现出来的),也可以是事后地、慢慢地表现出来。同情心,则请慎用。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拉长了我们彼此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一家人很难坐在一起共进晚餐,享受温馨时刻;朋友、同学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见面的机会弥足珍贵。越来越多的沟通,都是通过电话、语音、电邮、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这些即时的、快速的、碎片化的交流方式,正在取代面对面的沟通,分散了我们对彼此的关注,疏离了心与心的距离,令同理心的产生更加困难,很少能产生对彼此的心灵与情感的共鸣。信息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剥夺我们作为人的理解与共情。

面对这种威胁,笔者的建议是:请对你的沟通对象保持关注与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面对一个人”;面对你爱的人,你珍惜的人,你在乎的人,请尽量面对面地沟通;如果可能,请放下手机,看着他,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我——懂——你!I See You!”

(1) Davis MH.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JSA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s in Psychology,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